火土从定投到割肉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是这样的:
2020年2月10日-2020年2月20日,定投了9天,然后是2021年3月11日开始定投到2024年11月12日,最后在2024年12月,分5天卖完。
着实做了近5年的韭菜。
买入时,只看到当时涨的好,只看到基金经理是美国名校生物医学工程博士,但这两点,并不能确保未来也涨的好。
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
我又对基金重仓的十大医疗企业没有任何了解,在遇到下跌阶段,是着实生不起信心的,最多是盲目继续定投。
好在这期间继续在学习、思考、实践优质内容,最终在某一刻,意识到了,停止定投,卖出,割肉。
第一个意识到的,是这个主动型基金的费用,购买手续费打1折后是0.15%,管理费率是1.20%(每年),托管费率是0.20%(每年),你若买了C类基金,额外有每年0.8%的销售服务费,这些是明面上显示的。
其他的,还有基金的证券/期货交易费用,基金合同生效后与基金相关的信息披露费用,基金合同生效后与基金相关的会计师费、律师费和诉讼费,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费用,基金的银行汇划费用,基金的相关账户的开户及维护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基金合同约定,可以在基金财产中列支的其他费用。
如此繁多的费用。
单就算每年的管理费与托管费,就有1.2%+0.2%=1.4%的扣减,随着时间推移,对收益率的影响是越来越大的。
如果一个基金年化收益率是10%,20年后总收益率是多少? 如果这个基金每年扣减1.4%手续费,20年后总收益率降为多少?
有了DeepSeek,得出结果就方便多了:
计算说明
年化收益率: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10%,即每年收益复利计算。
手续费:每年扣减1.4%的手续费(通常指基金管理费或运营费,按资产规模扣除)。手续费会影响净年化收益率。计算时,假设手续费在每年收益后扣除,因此净年化增长因子为:
净年化增长因子=(1+年化收益率)×(1−手续费率)=(1+0.10)×(1−0.014)=1.10×0.986=1.0846
这相当于净年化收益率为1.0846−1=0.0846 或 8.46%(不是简单的10% - 1.4% = 8.6%,因为手续费扣除会降低复利效果)。
总收益率:总收益率是终值相对于初值的增长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总收益率=((年化增长因子)^年数−1)×100%
计算工具:使用复利公式计算终值因子,结果基于精确计算(保留四位小数)。
1. 没有手续费的情况
年化收益率:10% =
0.10
年数:20年
增长因子:(1+0.10)^20=1.10^20
计算:
1.10^20≈6.7275(终值因子)
总收益率:
总收益率=(6.7275−1)×100%=5.7275×100%=572.75%
结果:20年后总收益率约为 572.75%(或四舍五入为 573%)。
2. 有手续费(每年扣减1.4%)的情况
年化收益率:10% =
0.10
手续费率:1.4% =
0.014
净年化增长因子:1.10×(1−0.014)=1.10×0.986=1.0846
年数:20年
净增长因子:(1.0846)^20
计算:
(1.0846)^20≈5.0745(净终值因子)
总收益率:
总收益率=(5.0745−1)×100%=4.0745×100%=407.45%
结果:20年后总收益率约为 407.45%(或四舍五入为 407%)。
总结
- 无手续费:20年后总收益率为 572.75%。
- 有1.4%年手续费:20年后总收益率降为 407.45%。
- 手续费的影响:手续费显著降低了总收益。在本例中,手续费使20年总收益率减少了165.3个百分点(572.75% - 407.45%)。这凸显了长期投资中手续费对复利效应的负面影响。
第二个意识到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在这些年增幅更快的资产。
当然,过往增长率高,不等于未来增长率高,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能做的,就是继续时不时学习相关论文、书籍、文章、音频,再加上定投,对于它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前景,总算是想得算是比较明白了。
于是,卖出吸血的、平庸的、自己不甚了解的资产,买入不吸血的、未来年化增长率必然高出很多的、自己有一定深入了解的资产,便是顺理成章了。
最后,还有一个能学到的。
就是当资产管理人,收管理费,旱涝保收。
500亿规模,每年收1.2%,就是6亿。
但若只为了多赚手续费,而开启了不间断的有意无意的欺骗,这是欺骗了良知,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