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我的“基金”志愿#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你好,我是地球村的木同学。虽然木同学持有$博时黄金ETF联接C$ #晒收益#

超过400天,持有$博时标普500ETF联接A$

和$博时纳斯达克1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人民币$

超过500天,但是,医疗行业长坡厚雪,虽然近年来板块波动较大,但木同学认为现阶段的医疗医药投资应该以创新药为主线。
转为正题。简单分析各大医药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关键词——创新药。来看数据:A股57家创新药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约3097亿元,同比增加9.4%,归母净利润约218亿元,同比增加65.1%。2025年一季度,A股54家创新药公司实现收入约680.9亿元,归母净利约79.6亿元,同比增加5.4%。
很明显的看出医药板块业绩出现了分化,创新药板块营收同比有较大提升,原因之一是创新药板块处于产品放量期,随着一系列产品获批上市并被纳入医保,在国内的产品销售迎来增长;而且,部分公司产品在海外与国际医药巨头签订合作协议,也成为了创新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中国创新药不断发展壮大,“出海”成为近两年行业的关键词之一。木同学非常看好中国创新药产业升级出海全球的产业趋势。
中国创新药出海从2022年开始初现端倪,2024年进入爆发阶段。2024年中国创新药出海全球的分子数量占比达到全球前30大制药企业购进分子数量的1/3,这个数字在今年一季度变成了50%,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中国创新药企业出海全球的趋势。
可以说创新药出海是未来三到五年里医药板块最重要的成长逻辑所在。
从的老特上台开始,受关税政策影响,医药板块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创新药板块持续向上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制药行业相对于西方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趋势是不会逆转的。
木同学以CXO行业为例,2017年以前中国CXO市场占有率不足全球市场的10%,到2021年市占率提高了30%以上,产业趋势并未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现在都说内外双循环,所以不能只盯着海外看,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也是不容被忽视的。
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发展,居民财富积累和健康消费意愿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从医药政策角度,带量采购等政策整体更加贴近市场,更多的考虑企业的良性竞争和盈利能力,以及合理的利润空间。所以私认为中国内需市场也会迎来提升。
结合上下层面和市场信息,木同学看好创新药的投资行情是有这几给方面支撑的:
1.政策面正在转暖,医药行业迎来价值重估。2025年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医药行业发展的政策(优化药品集采、避免非理性低价竞争……)。还通过医保谈判、制定丙类目录、健全专利期内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创新药企获得合理的研发回报。
2.多家创新药企扭亏为盈,业绩显著改善。主要原因为核心产品纳入医保后需求释放、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达成等。
3.“AI+医药”赋能。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AI+医药”重构了创新药的成长逻辑。援引相关报道,传统药物研发周期长达15-20年,而AI技术通过靶点筛选、分子设计等环节优化,将研发周期缩短至3-5年。4月24日,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4. 创新药的估值具有性价比。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目前PE(TTM)处于历史10%分位,处于较低估值分位。
医药投资相对风险偏高,对于木同学这样的中小普通投资者来说,跟随市场情绪、追涨杀跌是很难从中获益的,所以木同学认为定投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方式。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博时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