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回顾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偏积极,税期走款叠加交易所打新导致资金波动短暂放大,沪指续创新高,股债跷板效应突出,债市偏弱震荡。资金方面,DR001、R001周均值分别较前周变动+12.08BP、+14.70BP,DR007、R007周均值分别较前周变动+6.99BP、+6.24BP。利率方面,截至8月22日,1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周收盘分别变动+0.42BP、+9.73BP、+3.76BP、+4.55BP、+3.53BP、+3.00BP至1.3707%、1.5064%、1.6324%、1.7525%、1.7818%、2.0775%。国债利差方面,10-1Y利差由38BP小幅走阔至41BP,10-7Y维持在3BP左右,30-10Y维持在30BP左右。信用债方面,以AAA级中票为例,整体利率普遍上行,1Y、3Y、5Y、7Y、10Y中票利率分别变动+4.86BP、+5.83BP、+4.57BP、+10.61BP、+6.00BP,信用利差整体走阔。二永债方面,各期限二永债利率以上行为主,1-5Y各等级二永债普遍上行2-8BP。
具体来看:周一,税期走款导致资金面边际收敛,沪指续创新高,股债跷板效应凸显,基金遭预防性赎回,主要期限国债收益率上行2-5BP;周二,权益上涨行情降温,机构赎回压力缓解,债市情绪修复,主要期限国债收益率下行0-1BP;周三,资金面先紧后松,GC001价格一度攀升至1.7%附近,盘初权益小幅低开,但午后科创行情催化下沪指再创新高突破3800点,债市收益率加速上行,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0-2BP;周四,央行连日净投放之下,资金面继续转松,但隔夜价格仍在1.5%上方,早盘权益情绪一般,债市交投平淡,午后消息称MLF询量、监管限制国债期货空头借贷现券等消息,小幅提振债市情绪,10Y、30Y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1.5BP、3BP左右;周五,早盘30Y国债下行1.5-2BP左右,而后权益市场在科创板引领下快速拉升,增值税新规发布后的首期国债招标,中标利率显示认购情绪偏弱,午后10Y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79%附近,尾盘央行提前公告MLF操作,市场反应平淡,10Y国债收益率收于1.785%。
可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000832.CSI)上涨2.83%,万得全A上涨3.87%,转债表现弱于股票。分板块看,通信、电子、计算机和传媒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医药、煤炭和银行板块跌幅居前。全市场转股溢价率均值45.98%。
后市展望
股债跷板效应持续压制债市情绪,叠加资金边际收敛、赎回反复扰动,债市表现延续偏弱。
基本面方面,经济数据及高频反映当前“弱现实”特征延续,信贷需求有待修复,投资放缓压力相对突出。短期基本面仍处于淡季,但宽信用政策发力的预期仍在。
政策方面,重要会议明确下半年方向仍是既有政策的延续。8月初发改委表示近期将下达政策性金融工具,高质量推动城市更新、两重项目或是支持重点。
资金方面,8月中下旬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开始上升,财政缴款、权益分流、赎回摩擦等可能导致资金扰动逐渐增多,但央行或延续相对呵护的操作风格,预计资金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有限。
短期来看,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近十年新高,风险偏好或将延续,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对债市情绪的抑制或将延续。中期看,8-10月债券处于全年季节性逆风阶段,但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当前债市仍是调整期而非趋势反转。8-10月10Y国债高点预期不会触及3月1.9%的前高位置,因该点位对理财产品和市场流动性或形成冲击,进而影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策略上可关注30-10Y期限利差压缩机会,部分地方债较国债高约30BP也具备配置性价比;另外,增值税新规下部分新券定价或存在套利空间。配置角度来看,当前债市分歧加大,建议等待赔率更好的位置再行参与,可优先考虑信用票息策略和短线操作。
可转债方面,正股层面近期股市呈现“交易上以基本面为辅,更多定价政策预期”的格局。经济数据持续偏弱,但股市结构性行情延续。类似逻辑还出现在2023年上半年,彼时PMI、消费及地产数据持续好转,但政策端提出“不要大干快上”,财政政策偏保守,股市表现较弱。目前恰好相反,经济客观数据弱,此逻辑下权益市场慢牛格局或延续。
转债估值层面,转股溢价率预计易上难下。供给端,大量银行等底仓转债在近期强赎或即将到期,且新发转债数量和规模均处于低位。需求端,纯债收益率绝对低位背景下,固收机构投资者寻找增强收益资产诉求强烈。目前偏债转债转股溢价率处于过去5年100%历史分位数,平衡型转债100%分位数,股性转债90%历史分位数,均接近历史极值水平。转债估值偏高已成为常态,目前性价比低于股票,结构上公告不强赎的存量转债性价比高于次新转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材料由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所有阶段。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大盘3800点 你踏空了吗?##鲍威尔暗示或9月降息!市场影响几何?##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
$招商双债增强债券(LOF)C(OTCFUND|16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