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港股市场颇为活跃。昨日,消费股率先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 老铺黄金单日涨幅超 6%,泡泡玛特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市值直逼 4000 亿港元,名创优品、农夫山泉等也跟风上涨。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明确指出:这家以盲盒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其 IP 库中还蕴藏着美国、欧洲、东南亚的 “艺术富矿”,未来三五年,文化多样性或许能进一步推动市值增长。消费股释放的暖意,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让港股市场的积极影响层层扩散。
这波行情背后,潜藏着更深层的逻辑。今年以来,AI 大模型技术迭代速度堪比火箭,年初 DeepSeek-R1 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及开源特性,直接为 AI 商业化按下了加速键。回望 2012-2014 年移动互联网爆发期,中国庞大的用户市场成为应用创新的 “试验田”;如今身处 AI 浪潮,港股科技龙头早已在全产业链完成布局 —— 从大模型开发、商业落地到终端生态,阿里、腾讯、百度等港股上市巨头,占据了中国 AI 云服务市场近 80% 的份额,技术优势显而易见。
政策层面也在为港股 “托底”。近期监管强化分红要求,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等 “长钱” 正持续流入港股红利资产。据机构测算,2025 年公募南向资金实际增量或达 2000-3000 亿,险资增量更可观,预计为 2500-4000 亿,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有望突破万亿。这些 “聪明钱” 的动向,如同一条隐形的线,串联起港股科技与消费的双重机遇。
科技股的核心在于产业趋势,消费股则要看基本面修复。港股的科技互联网类资产与 AI、新消费等 “新风口” 紧密贴合,且在 A 股中缺乏替代品,这种稀缺性在宏观环境偏弱时反而成了 “安全垫”。主动型公募增配 AI 相关互联网标的,险资加码红利资产,两股力量形成合力,让港股行情的 “底气” 更加充足。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一只基金悄然跑赢同类。$南方香港成长灵活配置混合$ (001691)采用 “科技 + 新消费” 双轮驱动策略,将港股核心资产纳入投资组合。其投研团队眼光独到,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等翻倍牛股,早已被收入囊中。近两年 73.71% 的涨幅,使其在同类基金中位居榜首,宛如一把 “锐利之刃”,助力投资者精准捕捉结构性机会。
港股的科技与消费,恰似两股并行的溪流,最终汇聚成投资的 “活水”。当 AI 技术加速迭代、消费复苏带来真实业绩时,南方香港成长灵活配置混合这类基金,或许正是普通投资者 “借船出海” 的理想选择。毕竟,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找到既能跟上趋势、又能稳住节奏的 “捕手”,比什么都重要。#宁王主力矿区停产 锂价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