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2025年中报前几天全部发布了,中报里公布了支付给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也就是常常被基民调侃的旱涝保收费。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基金公司赚了多少吧。
管理费,是从基金资产里按约定比例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管理服务报酬。
目前,绝大多数产品都采用传统的固定管理费率制,只有极少部分费率创新产品设计了挂钩基金业绩或其他标准的浮动费率。
不同类型的基金,平均管理费率有所不同,整体来看,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高于固收类基金管理费率。
另外,同一类基金里的不同产品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费率差异。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管理费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不过,由于基金公司之间管理规模差异悬殊,不同类型产品的规模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差异也很大。
目前,整个公募基金的总资产净值达到34.6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累计管理费则为626亿元。
其中,资管规模居前几位的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管理费高达20亿元以上,比如以2.18万亿元公募资管规模位居行业第一的易方达基金,期间管理费就达到39.27亿元。
在其之后,华夏基金(今年上半年管理费32.67亿元)、广发基金(29.15亿元)、富国基金(25.19亿元)、南方基金(21.07亿元)、汇添富基金(20.50亿元)、嘉实基金(20.27亿元)、天弘基金(20.13亿元)、招商基金(18.65亿元)、博时基金(17.61亿元)也都有相当规模的管理费入账。
此外,还有10余家基金公司管理费规模也达到了10亿元以上,比如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鹏华基金、兴全基金、华安基金、国泰基金、交银基金、建信基金、中银基金、银华基金。
平安基金、大成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万家基金、永赢基金、华宝基金、兴业基金、上海东证资管、浦银安盛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的期间管理费规模则有5亿元到10亿元。
这些管理费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日子都过得比较宽裕些。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小基金公司期间管理费不到3千万,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不过,虽然管理费名义上都属于基金公司,但实际上,为了拓展和维护第三方销售渠道,其中有相当部分得支付给销售机构作为客户维护费,也就是常说的“尾随佣金”。
至于这部分费用占管理费的比重,不同基金公司、不同基金产品之间,有所不同,但分出去四、五成是非常常见的。
这也可以见得,卖基金也不都那么容易,渠道方的议价能力确实比较强。
好了,小伙伴们对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有什么看法、想法吗,不妨也可以分享一下。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
#创作扶持计划#@天天精华君 @天天话题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