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4 15:56:29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湖北
双债策略——当前理财优选

$摩根双债增利债券A(OTCFUND|000377)$$摩根双债增利债券C(OTCFUND|000378)$$摩根双债增利债券D(OTCFUND|023813)$
最近和几位朋友聊天,发现大家都在为同一个问题发愁:银行理财收益率越来越低,股市波动又太大,手里的闲钱到底该往哪里放?我注意到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的"双债策略"基金,这种以信用债和可转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产品,似乎正好契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或许是我们需要的"理财缓冲垫"。
一、利率政策调整期,为什么该关注双债策略?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银行存款利率还能看到3%以上的产品,现在能找到2.5%的都要抢破头。央行连续降息的大环境下,传统理财产品的收益空间被不断压缩。这时候,能够灵活配置信用债和可转债的双债策略基金就显现出独特优势。
以摩根双债增利债券为例,它就像个"债券投资组合拳":当市场利率下行时,可以通过信用债锁定较高收益;当股市回暖时,又可以通过可转债分享上涨红利。去年四季度债券市场调整时,很多纯债基金出现回撤,但双债策略基金因为可转债的缓冲作用,表现相对平稳。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特性,在当前政策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特别珍贵。
二、双债策略的三大现实优势
1. 收益增强的"安全垫"
对比我持有的几只理财产品,纯债基金年化收益大概在3%-4%之间,而像摩根双债这样的产品历史年化能达到5%以上。多出来的这1-2个点,关键时候可能就是一顿火锅钱。
2. 风险控制的"调节阀"
去年股市大跌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很多可转债跌到债底附近就跌不动了。这意味着双债策略中的可转债部分其实自带"保险杠",比直接买股票安全得多。
3. 资产配置的"瑞士军刀"
现在年轻人理财最头疼的就是资产配置。股票、债券、黄金样样都想配,但本金有限怎么办?双债策略基金一个产品就解决了债券+权益的配置需求,特别适合资金量不大的投资者。
三、摩根双债策略如何实现攻守兼备?
1. 防守端:信用债筑底
摩根双债策略中的信用债部分,主要选择信用资质良好、收益率具有吸引力的债券。这部分配置为组合提供了基础收益和下行保护。特别是在市场波动加剧时,稳定的票息收入能够有效缓冲组合波动。
2. 进攻端:可转债发力
可转债是这类策略的"秘密武器"。当股市上涨时,可转债会展现出股票特性,跟随正股上涨;当股市下跌时,又可凭借债券特性获得支撑。摩根双债策略通过精选个券,力求在市场反弹时获取超额收益。
3. 动态平衡:灵活调整
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动态调整两类资产的比例。比如在利率上行期,可能适当增加信用债配置;在股市向好时,则可提高可转债仓位。这种灵活性是单一债券或股票基金难以实现的。
四、摩根双债增利的五大亮点解析
1. 管理团队的实力背书
摩根资产管理在固定收益领域是公认的"老司机"。他们家的债券投资团队有20多年实战经验,管理规模超过千亿。这种大平台的好处是,研究员能第一时间获取各家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变动,这对债券投资至关重要。
2. 基金经理的"双料冠军"
周梦婕经理是我持续跟踪的几位债基经理之一。她有个特点:既懂债券的"稳",又懂转债的"活"。看她的履历很有意思:7年信用研究功底+4年可转债投资经验,这种复合背景在业内不多见。去年她管理的另一只债基获得晨星年度奖,就是实力的最好证明。
3. 历史表现的"压力测试"
我特意拉了下数据:这只基金成立9年来,最大回撤-5.3%,远小于同期沪深300指数-30%级别的波动。更难得的是,在2016年债灾、2018年去杠杆、2020年疫情等极端行情下,都跑赢了中债综合指数。这种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拿着睡觉都踏实。
4. 投资方法的"科学配方"
周经理有个"三不原则"让我印象深刻:不追高估值转债、不碰信用瑕疵债券、不做利率波段投机。这种纪律性在债券投资中特别重要。具体操作上,她会把70%仓位放在高等级信用债获取基础收益,再用20%-30%配置低估转债增强收益,就像"主食+营养剂"的科学配餐。
5. 机构投资者的"用脚投票"
最新年报显示,这只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超过40%。要知道,机构投资者可是最挑剔的"专业买家",他们愿意真金白银投入,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更让我意外的是,基金经理自己就持有超百万份,这种"与投资者共进退"的态度值得点赞。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摩根双债增利债券A(OTCFUND|000377)$$摩根双债增利债券C(OTCFUND|000378)$$摩根双债增利债券D(OTCFUND|023813)$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选择。它通过信用债和可转债的科学配比,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较好平衡。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投资者来说,既不想承担过高风险,又希望获得超越传统理财收益,这类产品或许是个不错的折中选择。
@摩根资产管理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