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科创债ETF有些热度。
7月初,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昨日首发便迅速完成募集,每只规模都达到了30亿元的上限。
听到“科创”、“债”、“ETF”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估计不少小伙伴都会感到既陌生又好奇。
那科创债ETF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专门跟踪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
这批科创债ETF跟踪的指数包括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这些指数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高信用等级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展开。
具体来看,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包含了横跨沪深两市的800多只债券,要求主体评级为AAA、隐含评级在AA+及以上,以央国企和科技民企为主,修正久期约为3.86年;
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则从上交所主体评级AAA、隐含评级 AA+及以上的科创公司里选券,近700只成分券里多为央国企发行,修正久期为3.9;
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从深交所主体评级为AAA级的科创公司里选券,成分券包括150只央企、国企及优质民企债券,修正久期推算较前两者更低一些。
科创债ETF的推出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而言,这类产品不仅提升了融资效率,还为企业注入了更多发展活力。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提供了一种低门槛参与科技创新领域债券投资的新途径。加上ETF的T+0交易机制,在二级交易相对活跃的前提下,投资者也能享受到高效的交易体验。
不过,投资者也分普通基民和机构投资者,科创债ETF作为指数型债基产品,它对于这两类投资者的价值还是有差异的。
截至目前,市场上已有超过340只指数型债基,总规模达到1.23万亿元,占债券基金整体规模的12%以上。
从产品来看,它们已经展现出不错的多样性,包括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南方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易方达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等。
整体上看,当前指数型债基产品虽以利率债为主,但在券种覆盖和久期结构上已相对丰富。
但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指数型债基的主要持有者仍然是机构投资者,如银行、保险和养老金等专业资金,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这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持仓结构清晰透明且调仓的可预估性较好,非常符合机构投资者对投资工具的需求。
相比之下,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普通基民对债券投资的了解确实非常有限。
实际上,债券投资远远不止是简单的买入后坐等还本付息那么简单。
真正的债券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利率走势和信用风险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并在券种选择、信用等级、久期配置、杠杆运用、流动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决策。
对于普通基民而言,当一只指数型债基摆在面前,券种适不适合、久期适不适合等等,都是挺难找到答案的问题。
客观来讲,除非对债券投资真的了解,否则相比指数型债基,那些由基金经理来负责配置与调仓的主动管理型债基,整体而言对普通投资者还是更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