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半年取得了一些绝对收益和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主要的超额来自于在去年底布局的港股科技以及港股红利的相关个股。我们对于下半年的行情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一些上半年调整充分的科技股以及涨幅不大的红利股是我们布局的重点。
AI仍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线。消费电子的股价位置、估值、市场预期均在底部,具备可观修复空间,渗透率快速提升的 AI 终端如眼镜具有更高估值弹性。半导体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我们继续看好国内先进制程突破带动的先进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国产算力芯片的投资机会。
国防军工行业基本面逐步走出右侧,军贸将长期打开行业利润率天花板;展望十五五,围绕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质战斗力,以及的深海科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
我们持续看好港股科技龙头,国内互联网厂商是AI浪潮下最直接的受益者。业绩层面,港股科技龙头业绩持续增长,同时估值水平仍处于较为合理的状态。我们认为港股科技巨头是产业趋势和基本面趋势共振的方向。
新能源内部分化较大,锂电板块整体业绩趋势尚可,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从今年开始逐步落地,有望带动整个板块上涨;光伏基本面尚在左侧,但供给侧改革动作不断,股价位置在底部,有不错的修复空间;风电尤其是海风和海外出口基本面还在趋势中,估值也较便宜。汽车上半年的增速较高,预计后面会有一个均值回归的过程,弹性可能在出海部分。除此之外,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方向我们长期看好,我们会选择在市场关注度不高的时候进行一些增持。
下半年我们认为消费依然是结构性行情,消费投资的机会在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
1)外需情绪冲击最大的时候过去,实际冲击在三季度体现,但结果比预期好,出口企业受影响程度也是比预期要好,海外供应链能力强的标的我们依然很重视。
2)内需上从传统的社零数据看上半年大宗消费(比如家电、汽车等)支撑较强,但下半年可能承压,好的方面就是服务类消费逐步回暖,其中大众餐饮、出行等方向表现依然不错。渠道变迁带来的新品类的机会,线下零售的调改,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对食品、酒类多元化、小家电等影响较大,尤其是新品的周期。
3)看1-3年维度,行业上,我们认为相对好的方向是潮玩、宠物,当然不同公司存在经营周期,行业有高低谷,但从渗透率、客单价、以及人口趋势看,这两个赛道依然是在成长的早期。
医药板块二季度表现活跃,创新药在板块内走出独立行情。核心逻辑是国内医药产业升级加速,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在研产品越来越多,管线出海交易活跃;同时,国内政策端的积极信号为板块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看好国内创新药的产业趋势,但在投资上需把握节奏。我们的持仓主要以行业龙头为主,长期持有基本面能兑现的优质公司。
美联储降息周期进入下半段,我们看好受益于流动性改善的有色板块,金价或仍将维持强势,但黄金股估值上或有压力,我们相对更看好工业金属。我们对油价偏中性判断,选取股息率和股价位置较有吸引力的标的做配置。国内政策仍有空间,我们相对看好供给侧刚性约束大的电解铝和边际减产较大的钢铁行业;对于煤炭和电力经历上一轮周期产能瓶颈缓解且短期景气度向下的板块我们偏谨慎。
银行的经营依旧稳健,风险拨备充足,资产质量逐渐向好,抵御风险的能力持续增强,通过以丰补歉的方式保证了盈利的稳定性。目前行业的股息率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长期国债收益率,是长期资金配置的较好选择。保险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大概率已经过去,展望未来,其盈利能力将触底回升。券商的性价比较为合适,部分龙头券商的股息率也接近银行水平,有重新配置的必要。房地产市场在经历长期调整后,近期有企稳迹象,但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