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度,我们的基金表现一般,但是,今年以来的超额收益还是非常显著。正如上季度所言,我们确信所投资企业的崛起已势不可挡,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期待2025年能见证灿烂花开,过去埋下的希望种子终将迎收获。
自2018年公开看好新能源汽车,至2021年转向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成长领域,我们始终坚守一个核心原则:深度融入产业趋势,通过自下而上的“翻石头”式研究发掘价值。这意味着我们的投资组合形成于对公司基本面的精研与产业版图的持续扫描,而非机械设定行业配置比例。因此,我们的组合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分散特征:行业分布相对广泛,个股持仓集中度相对较低。同时,聚焦成长性是我们的鲜明标签。我们坚信陪伴企业从小壮大、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然而,追求高成长必然伴随更高水平的风险暴露和波动性。我们深知追求高收益就必须直面并管理这些风险,包括企业经营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我们始终警惕过度暴露于单一风格,这既是我们分散策略的基石,也是对市场风格周期性的尊重。我们认为持续的迭代研究和组合更新是保持组合生命力、在风险与收益间寻求动态平衡的关键。
中美第一阶段较量印证了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两国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使全面脱钩成为不切实际的构想。剔除煤炭、粮食等特定品类,中国目前仍是全球超过 70%干散货的核心输入目的地,这凸显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因此判断:当前贸易风险整体处于可控范围。
二季度地产核心指标持续下行,销售疲软与投资收缩加剧了市场担忧。横向对比显示,全球地产调整周期均值约五年,而中国本轮调整速率显著快于海外,企稳概率正持续增强。尽管房企债务风险仍未现实质性改善曙光,但地产对经济拖累的峰值压力已趋于减弱,宏观影响正步入缓和区间。
我们早在2021年底就警示过新能源产业过高的利润率难以持续。与当前市场的普遍悲观不同,我们坚定看好其长期蓬勃发展前景。当下的全行业集体亏损状态不可持续,叠加几乎所有环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流动比率严重不足,导致产业链异常脆弱,任一节点的“卡壳”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行业拐点已近在眼前,政府引导的反内卷只是助推器,并不会改变趋势本身,只是加快出清的速度和提升长期的盈利高度。
我们对半导体、创新科技产品及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的长期看好立场不变,并将持续布局新消费赛道。但区别于过往的泛化论述,当前研究重点聚焦于新能源反内卷中的结构性机遇——这既是在行业拐点前夜的前瞻布局,更是对“劣质产能出清+优质技术溢价”产业逻辑的深度践行。
本基金定位于均衡成长,但较多配置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
信心不足与普遍怀疑并非坏事,政策时滞可能导致误判,但科技产业崛起与政策加码终将扭转预期。我们更应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深耕产业,为未来播下希望种子。我们相信已进入收获季节,期望未来为投资者带来更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