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之难,在于时时都在面临决策。
今年以来,A股和港股指数一路高歌,虽然近期经历了一些回调,但衡量主动偏股基金平均回报的指数上涨超32%。从去年924以来,这一涨幅达到57%。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31日
不过,基民们没有忙着喜悦,从数据上看,主动偏股基金的份额自2024年Q3以来一路下滑,从2.4万亿下降到2.1万亿(截至2025年Q3,银河证券)。
是进亦忧,退亦忧。下跌固然难受,但如果上涨回本、或者小赚之后,没有守住胜利的果实,可能会更难受。
然则何时而乐耶?基金投资的锚点,应该在哪里?应该何时卖出你的基金?本期专栏希望能帮你找到答案。
一、几种普遍的赎回情形
第一种情形,便是“回本就赎”。
据媒体报道,基金业存在着“1.05赎回现象”,这里的1.05指的是基金净值,即每当市场从底部强势反弹后,基民会在基金刚刚回本或小幅获利的情况下选择赎回。这往往是由于在经历大幅回撤后,基民大多会产生“损失厌恶心理”,急于获利了结。
这背后除了“损失厌恶心理”,还有锚点效应在起作用,投资者的心态完全被“回本”这个锚点影响,不是在分析基金本身的价值,而是在和自己的买入成本(锚点)较劲。
事实上,回本与否,与后市市场机会无关。
我们可以回看2010年至今的两轮大周期——
如果你在2010年11月市场相对高位的时候买了偏股基金指数,最大跌幅超过了35%——但如果你在2014年12月基金净值回本时选择继续持有,也有机会跟上市场后续的上涨。
而如果你不是在最高点买入,或者在市场下跌时有进行定投或者加仓,就能更快回本,并且享受市场更长的上涨时间。
类似的情况在2015年6月也出现过。如果你在最高点入场,最大跌幅达到了50%。但回本之后指数也进一步上行,创出新高。同样地,如果在下跌过程中有补仓,持有体验会更好一些。
当然,我们是从后视镜的角度进行市场复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出于对自己风险偏好和市场的判断,选择更早赎回基金,也保住了胜利的果实,避免了可能的下跌风险。只是“回本”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锚点。
图 偏股基金指数自2010年以来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0月31日
市场是不断在牛熊之间转换,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一轮一轮牛熊波动中,市场的中枢在不断抬升,指数也在不断创出新高。这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基金投资的底层资产是上市公司,虽然估值短期可能会偏离基本面,但长期仍会回归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只要优秀的上市公司仍在不断成长,就能消化掉短期不理性的估值,在长期创造回报。
因此,“回本就赎”,一方面在于可能会错过后市的机遇,更进一步,是可能陷入投资为了回本的怪圈。如果后续市场持续上涨,赎回的投资者可能又在看到赚钱效应后再次高点入市,陷入周而复始的怪圈。
第二种典型情形,是看到市场回调,看不清是调整还是彻底转向,急于赎回。这一点跟回本赎回面临的局面类似,同样存在失去后续市场机遇的可能。
第三种典型情形,是感觉基金涨得不够快,赎回买新的基金。这种情形的风险在于,可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陷入“排队怪圈”。
所谓“排队怪圈”,大家生活中应该都有体验,排队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这条队伍比较慢,但一旦换到隔壁队伍后,发现原来那条又变快了,后悔换队。从心理学上看,这背后有“注意力偏见”的因素,当你排在一个队伍里时,你对自己的队伍前进缓慢的每一秒都有切身体会,感觉度日如年。而旁边队伍的速度,你只会偶尔瞥一眼。你更容易注意到它流畅前进的时刻,而忽略它卡住不动的时候。投资中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容易关注到某类风格极致的基金快速上涨的阶段,但追进去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已处在相对高位。
表 几种赎回情形可能面临的收益及风险

好像不管哪种选项,都面临双边风险,那究竟应该何时赎回?
二、决定是否卖出基金时,晨星建议检查的6个理由
在《这样买基金就赚钱——晨星教你如何配置基金》一书中,作者建议,在决定是否应该卖出基金时,检查一下卖出的六个理由:
1.你需要进行基础的投资组合再平衡
2.该基金的投资风格等基本面已经改变
3.你错误判断了基金的基本面
4.你的投资目标已经改变
5.你可以使用税收抵消
6.对你来说,这只基金的波动性太大了
整体来说,其实上述理由可以分为三大类情况
(一) 再平衡:通过卖出基金,让你的投资组合回到最初的配置计划
由于基金的短期交易费率较高,基金投资在投资中应该是相对中长期配置的作用,推荐投资者在开始投资前,就用配置的逻辑定好各类资产的比例,尤其是股债比例。确定配置后,再寻找自己信任的基金来组成配置计划。
一个经典的配置是4060股债平衡配置,即债券与股票的比例为40:60比例。
其次值得重点参考的是年龄法则,将100减去投资者的当前年龄,得出的数字即为投资者应投资于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等高风险资产的百分比上限。剩余的百分比则建议配置于债券、定期存款或其他低风险资产中。
当一类资产大幅上涨或下跌,就会偏离既定的配置计划,定期再平衡就会卖出前期涨幅较多的资产,买入前期下跌的资产,用纪律性的方式避免“追涨杀跌”。
那问题来了,多久需要再平衡一次?因为基金投资是相对中长期配置,除非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再平衡的频率不需要太高。按照晨星的建议,可以每季度对投资组合进行小型检查,每年度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二) 再筛选:这只基金,不符合你一开始的预期了
第二类情况,是基金不符合预期一开始的预期了:比如波动比想象的大,难以承受;基金经理本身的风格发生了漂移,或者换了基金经理,风格跟你的需求不再匹配等等。
(三) 再计划:你的投资计划,已经完全改变,需要做整体调整
第三类情况,是最大的一种变动,也就是你的投资计划完全改变了,比如你的投资期限发生了改变,需要据此调整投资计划;比如短期需要一大笔支出,要取出基金;比如发现了新的投资品种,可以据此建立更优的投资机会。
如果不属于以上几种情况,投资者可能要想想,是不是要赎回基金,赎回基金之后你的下一步安排又是什么,谋定而后动。
三、回到投资的原点
投资之难,在于时时都在面临决策。
我们需要在必要的时间做出明智的操作——明确投资目标,算好投资期限,找到适合自己的配置计划,寻找到自己信任的基金来组成配置计划。
但更重要的,也需要有“保持不动”的耐心和定力。就像芒格所说的:“投资就是找几家很棒的公司,然后无所事事地坐着”,而“真正的勤勉是有能力坐在那儿、什么都不做,直到一个伟大的机会出现。”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OTCFUND|163415)$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C(OTCFUND|023881)$
$兴全沪深300指数(LOF)A(OTCFUND|163407)$
$兴全沪深300指数(LOF)C(OTCFUND|007230)$
$兴全合宜混合(LOF)A(OTCFUND|163417)$
参考:
1.《赎回还是坚守 “1元净值”路口基民纠结了》,上海证券报
2.《基金回本了,要卖掉吗?》,FOF老码头。
风险提示:本文为投资者教育资料,仅用于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多角度的投资者教育素材,非营销材料,亦非对某只证券或证券市场所做的推荐、介绍或预测。本文内容不应被依赖视作预测、研究或投资建议,也不应该被视为购买、出售任何证券或采用任何投资策略的建议。投资须谨慎。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根据自身的风险评级选择相应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收益具有波动性,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