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热点回顾与分析
上周市场窄幅震荡,结构分化,制造和周期领涨,科技股延续震荡。市场表现方面,上证指数涨1.08%,深证成指涨0.19%,创业板指涨0.65%;上证50涨0.89%,沪深300涨0.82%,中证500跌0.04%,中证1000涨0.47%,中证2000涨0.88%,中证红利涨2.23%。交投活跃度有所回落,上周沪深日均成交金额为1.99万亿元,前值为2.30万亿元。行业层面,上周上涨靠前的行业是电力设备(4.98%)、煤炭(4.52%)、石油石化(4.47%)、钢铁(4.39%)和基础化工(3.54%);下跌靠前的行业是美容护理(-3.10%)、计算机(-2.54%)、医药生物(-2.40%)、汽车(-1.24%)和食品饮料(-0.56%)。
国内方面:(1)10月通胀数据公布。10月CPI同比增速0.2%,环比0.2%;PPI同比增速-2.1%,环比回升至0.1%。10月通胀保持稳步回升。食品拖累减轻,核心服务价格环比逆季节性上升,同比来到2024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反内卷治理、财政发力、黄金上涨是近期核心通胀持续攀升的主要动力,但中长期回升仍需要居民消费能力和动力的改善,以及高质量消费场景的供给。PPI环比在10月略升,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升动能有所减弱,静待价格传导向下游扩散。(2)10月进出口数据回落,2025年10月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增速-1.1%(前值8.3%),进口增速1.0%(前值7.4%)。10月商品贸易顺差小幅回落。从环比动能来看,10月出口较9月环比增速-7.1%,明显低于2024年水平1.8%,小幅低于季节性水平(2021-2023年均值为-5.7%)。一方面2024年台风跨月带来的高基数拖累出口同比增速,另一方面出口动能却有超预期的回落。商品贸易顺差有所回落。出口方面,材料强、机电韧性、劳密和地产后周期弱。进口方面,农产品与原材料强,中间品弱。
海外方面:美国政府停摆陷入“持久战”,官方数据缺失叠加私人统计数据分化,海外市场仍处“迷茫期”。一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刷新最长记录,对经济民生的负面影响显现。当地时间11月7日,参议院民主党提出一项为政府运营提供短期资金的决议,同时要求共和党同意将《平价医疗法案》的税收抵免单独延长一年,但共和党拒绝该提议并称“没有讨论的余地”,两党分歧难弥。截至11月8日,本轮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39天,打破先前35天的纪录,受此影响,近期美国航班出行受阻,食品救济、冬季采暖等相关补贴延迟发放,市场担忧会拖累美国Q4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官方数据缺失的背景下,私人统计数据分化进一步扰乱市场预期。其中,美国10月ADP新增就业4.2万人,高于市场预期,扭转此前连续两个月就业减少的局面;但就业咨询公司挑战者企业发布的裁员报告显示,美国企业10月宣布裁员15.3万人,同比跃升175%,创2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主因是科技和仓储行业的裁员。
后市研判 (3-6个月)
总体而言,权益市场大势上我们保持积极态度。我们认为过去一年是A股走强的第一阶段,4季度可能是震荡盘整期,明年初开始进入市场走强的第二阶段。中美元首在韩会晤达成阶段性共识,中美贸易关系得到缓和。4季度国内重要会议和“十五五”规划,会继续强化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宏观经济虽然偏弱,但有众多亮点,包括出口有韧性、新型产业投资高涨、周期行业反内卷等。市场热度提升,出现赚钱效应,强势行业板块形成并发展,股市的盈利能力已经出现。政策呵护资本市场,慢牛目标并叠加中美比较,政策做多力度大、措施丰富;从而在行业、主题热点上呈现较为丰富的投资机会。
建议配置的行业
行业配置:景气角度,中游制造、大金融、必选消费景气改善幅度居前。行业层面,景气改善的线索正在逐渐聚集:(1)AI链深化:存储、通信设备等景气或有一定持续性;(2)涨价链:受益于全球财政+货币宽松和国内反内卷政策的有色、煤炭、部分化工品、建材、电池、光伏等;(3)资本品:电新、工程机械等内外销改善;(4)大众消费品:乳制品、农业、啤酒等景气底部回升。
风险提示:上述观点仅代表长安基金观点,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不表明本公司对投资做出任何判断或倾向意见。投资人应谨慎投资,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长安宏观策略混合C(OTCFUND|016579)$$长安裕盛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05344)$$长安鑫禧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05478)$
#A股重心继续抬升!4100点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