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友今年7月27日在《管中窥豹》留言(网页链接)——现在的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少了我们那会儿的野劲儿。
看到评论时已经过了最佳“互动”期,就没回,最主要是我不知道怎么回——您的观察很准确,感觉不像我的作风。
没想到居然有网友认真看了,我一直觉得文章就像短视频一样,3秒钟就下一篇了。其实,我追求的也是点击量。请“高手”写的文章阅读量大,而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一般,不知道“高手”有没有请水军帮忙。
但我还是会写一些文章,带点“私货”。
这位网友的评论,还是很中肯的。虽然仅有这条评论,但我的虚荣心就膨胀得不行。我经不起恭维,所以我不互动。
一开始看到这条评论时,我是有点不认可“野劲”的,认为这个词跟“非理性”、“不文明”有一些相同的气味。还是觉得现在小孩见多识广,学得也多,我是小孩的时候,哪见过这些,成天不着家地玩。
昨天被周老师的一句话吓到了——他们迟早会报复我们的。
孩子天然地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孩子自己就是自然,就是自然中的一个生命。
然而,今天的孩子真是可怜。一方面,他们从小远离自然, 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自然最多只剩下了一点儿残片。另一方面, 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是非自然的,从小被电子游戏、太空动漫、 教辅之类的产品包围,天性中的自然也遭到了封杀。
我们正在从内外两个方面割断孩子与自然的联系,剥夺他们的童年。他们迟早会报复我们的!
以上是周老师的精彩论断。
文化环境是非自然,也就算了,都第几代技术了,时代进步快呢!
带小孩出去玩,我询问一下——带你去看蚂蚁吧!小孩一般这样回绝——看蚂蚁就看五分钟,然后我们去万象城玩。因为要陪我看蚂蚁,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爱上蚂蚁了,她对蚂蚁可能不感兴趣。如果说直接去万象城玩,她担心我生气,到时候啥都没有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小孩就是聪明,早就看透我了。我也只好听她安排。
万象城有空调,里面有吃的有玩的,多好。看蚂蚁,大热天的,谁愿意,还有蚊子,万一被大蚂蚁、毒蚊子咬了,我怎么回去跟首长交待。
去沙滩公园,我看到她赤脚,乱跑,挖沙子,挺好。我也清闲下来,一只眼睛看着她就够了。突然,有一位小朋友想加入——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她不点头或不说话,那位小朋友就会离开。这种方式是挺文明的,但不自然了。我小时候,哪有问了对方,然后再一起“疯”,直接加入“战队”,玩起来再说,爸妈叫吃饭了,就默默退出,当然也可以当没听见,有时是真没听见,不管爸妈的声音有多大,最后被揍是省不了的。小朋友才不在乎“再见”,最后玩到还有一个人的时候,就只好回家。
是现在小孩太懂事了吗?还是我们剥夺了他们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