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销售新规影响点评—龙蛇起陆
2025-9-6
在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下,公募行业管理费和销售费强制下调以及激励机制调整影响是多元的,不仅加速了公募低费率化、工具化的趋势,同时也会对私募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一、加速公募行业低费率化、工具化(ETF化)的趋势
(1)公募基金管理人:最直接的是公募基金公司只能越来越卷,规模和市占率越来越重要,终局一定是两极分化,少部分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垄断大部分主流ETF基金,成为超级巨无霸。
(2)公募基金机构客户销售平台:设立官方机构销售平台(直销业务平台),会冲击定位于公募机构代销业务的三方代销机构。除非三方平台能在交易便捷性和研究服务方面提供增值服务,否则像保险这样的机构会有很大的动力去更换平台。毕竟很多保险都有国资背景。
(3)公募基金个人客户销售平台:新规影响相对较小,未来肯定也是越来越卷,由于不能低于成本价代销,在降费大趋势下,小型代销机构逐步被淘汰,终局也一定是规模效应取胜,最终诞生超级巨无霸代销平台。
(4)公募基金需求:对短期赎回设置高额惩罚赎回费,公募基金短期申赎成本大幅提升(<7天1.5%,<30天1%,<6个月0.5%),ETF和货币基金例外。需求端,必然会使得投资者更加青睐ETF等工具类产品,加速公募工具化趋势。
(5)公募基金供给:前期已经实施的公募激励机制的调整(奖金延迟发放+业绩基准考核)会在两个方面对公募产生影响。一是奖金延迟发放,使得优秀基金经理难以久留,公募日益沦为跳板和公转私流量平台。二是不再考核绝对收益,而是考核业绩基准的偏离度,这会使得基金经理本能地选择降低对基准指数的偏离度,采用类指数化配置躺平。一方面会在供给侧驱动优秀主动基金经理流失,另一方面会让中庸或者低水平基金经理降低动力,采用类指数化配置,主动基金类指数化配置演变为行业基准操作,变相加剧公募工具化趋势。
2.阿尔法何处寻?唯有私募可以解忧。
随着公募工具化趋势的加速,私募基金迎来发展机遇。公募将逐步被贴上指数化和贝塔收益的标签,而私募将日益凸显主动投资和阿尔法标签。真正有独特阿尔法的私募能在公募降费过程中享受到费率溢价。
(1)私募需求:公募阿尔法逐步稀缺,濒临灭绝,会给私募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市场阿尔法需求只能向私募聚焦。以保险机构为例,保险一度是主动公募基金的重要客户。但现在不得不面临投资的底仓基金经理的流失,越来越考验保险机构自主投资能力,而中小保险在这方面其实是欠缺的。在固收利率见底,处于历史低位以及更高负债压力下,权益投资面临更高的考核压力,并被迫被给予更高的期望。他们有非常迫切的阿尔法需求,会加大与私募的合作。
(2)私募代销:由于私募行业销售不受公募销售新规影响,销售费用更高,销售机构会本能加大对私募销售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