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创新药概念股最近有点猛,今天泰凌医药涨超10%,君实生物、康龙化成这些老面孔也跟着涨超5%。看着盘面一片红,不少朋友开始问:创新药这是要起第二波行情了?其实从基本面看,这轮上涨早有预兆。

翻翻今年中报数据,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确实交出了份不错的成绩单。110家披露业绩的公司里,近七成营收同比增长,八成净利润改善,更有10家公司直接扭亏为盈。这背后是过去三年行业低谷期攒下的“家底”——研发管线陆续进入收获期,商业化产品开始放量。比如某龙头企业的PD-1单抗,上半年销售额同比翻了两倍;某创新药企的CAR-T疗法获批上市,直接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都不是纸上谈兵,是真金白银的业绩支撑。

更值得关注的是9月开始的“创新药会议季”。下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的世界肺癌大会就要在巴塞罗那开幕,国内药企带着十几项重磅研究参会,其中不乏全球首研的新靶点药物。紧接着10月欧洲肿瘤年会、11月美国血液年会,年底还有海外大药企的授权谈判旺季——去年这时候,某生物科技公司就靠一项海外授权直接赚了5亿美元。这些事件就像连环炮,随时可能引爆市场情绪。有券商统计,下半年至少有20个中国创新药的关键临床数据要公布,涉及肺癌、肝癌、血液瘤等多个大适应症,一旦数据超预期,相关标的股价可能直接“坐火箭”。
现在市场对创新药的预期差很大。一方面,行业经过三年调整,估值已经跌到历史低位,很多公司市值还不到现金流的3倍;另一方面,政策端持续松绑,创新药审批从“快速通道”升级为“特别通道”,医保谈判也给了更高溢价空间。更关键的是,国内药企的研发实力正在质变——以前是“跟跑”,现在不少领域已经能“并跑”甚至“领跑”。比如某公司的双抗药物,临床数据比海外竞品好30%,这种差异化优势就是未来定价权的基础。
不过话说回来,创新药行业向来是“高风险高回报”。普通投资者直接买个股,容易踩中研发失败、商业化不及预期这些雷。这时候借道ETF反而更稳妥。比如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C(018079),这只产品就像把港股创新药龙头“一网打尽”,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这些核心资产都在持仓里。从业绩看,今年涨了87.29%,近一年直接翻倍,近6个月还有62.67%的收益,跑赢90%的同类产品。关键是ETF分散了个股风险,哪怕某家公司研发失利,对整体影响也有限。$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C(OTCFUND|018079)$

当然,投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现在A股整体趋势向上,但板块轮动很快,建议用“核心+卫星”策略:70%仓位配宽基指数打底,30%仓位博行业机会。比如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就是个不错的底仓选择,它跟踪的中证A500指数覆盖了A股各行业龙头,相当于买了中国经济的“核心资产”。而且这只基金手续费只有0.1%,流动性也好,每天申赎超10亿元,想调仓时随时能操作。在股市长牛背景下,用这种低成本工具分享经济增长红利,比自己选股省心多了。$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
创新药这轮行情肯定还没走完。9月会议季只是催化剂,真正支撑的是行业基本面的反转。随着更多创新药获批上市、进入医保,药企的现金流会持续改善,估值也有望从“PE估值”切换到“DCF估值”。对于普通投资者,现在通过ETF布局,既能享受行业红利,又能控制风险,算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当然,投资永远要留一手,别把所有钱都押在一个赛道上,均衡配置才是王道。
#九月基金投资策略##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南方红利低波50ETF联接A(OTCFUND|008163)$$南方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联接C(OTCFUND|00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