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3 19:45:46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3800点了,21517只基金中选出它
A股历经三年调整终迎久违的上涨市。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1日的不到一年时间里,沪指累计上涨超千点,站上3800点关口,涨幅突破40%;更能反映市场全貌的Wind全A指数表现更为强劲,涨幅约57.5%。久违的赚钱效应如同久旱逢雨,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市场参与热情逐步回升。
不过,行情走高的同时,分歧也在逐步累积。热门板块受资金追捧,估值水平持续抬升;与之相对,消费、周期、地产等板块表现滞后,涨幅跑输沪指,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A股证券化率(市值与GDP比重)约为85%,距离上一轮牛市130%以上的峰值仍有较大差距,且散户增量资金未出现非理性涌入迹象——这些情况既表明市场仍存向上空间,也提醒投资者:“牛市下半场”需更注重理性,盲目追涨并非可持续的投资策略。
眼下,如何精准平衡风险与收益,是所有投资者都绕不开的核心难题。若想破解它,找到兼顾稳健与收益的路径或许就是关键。
筛选:2万只基金中的选优
投资理财的核心逻辑并非追逐单一行情的极致收益,而是具备抵御不同市场环境考验的能力,这一特征在2021-2023年A股调整周期中尤为凸显——彼时多数权益类基金业绩承压,重仓股票资产的投资者普遍遭遇大幅回撤,也让“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分散投资逻辑得到更广泛认可。
基于对“穿越牛熊”产品的需求,笔者作为市场研究者,在全市场基金中展开筛选,旨在找到兼具抗波动能力与收益潜力的标的。
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9月1日,全市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合计达21517只(子份额分别统计),若无清晰筛选标准,极易陷入选择混乱。
从普通投资者实际需求出发,笔者设定了四项核心筛选条件:
其一,兼顾长期稳健与短期盈利,2021-2024年每年收益不低于1.5%,2025年至今收益超3%,以此体现产品的持续盈利能力;
其二,确保流动性,基金规模需在10亿元以上,规避迷你基金潜在的清盘风险;
其三,平衡风险与收益,股票持仓始终低于40%以控制波动;且2025年年中股票占比超15%,避免收益过低而区别于纯债基金;
其四,无强制封闭期和持有期,遇急事可灵活变现。
筛选结果令人意外:21517只基金中,仅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安阳A(010430)与招商安阳C(010431)两份额同时达标。截至2025年9月1日,招商安阳A、招商安阳C近1年收益率分别为8.52%、8.1%,均在量化策略类固收+产品中稳居前列。
这份亮眼业绩的背后,离不开两位基金经理的专业协作:招商安阳(A/C)基金经理尹晓红作为招商基金内部培养的资深投研人才,拥有超12年证券从业经验与8年基金经理任职经历,擅长通过久期管理与信用利差捕捉债券收益,任职以来管理的所有基金均实现正收益,其管理的偏债基金加权整体收益达50.43%,年化收益4.98%(Wind数据,截至2025年9月1日);招商安阳另一位基金经理蔡振则是量化投资领域的专家,2014年加入招商基金后深耕模型优化,管理的11只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招商安阳A自2021年8月其任职以来年化收益6.1%,在583只同类基金中位列第13名(Wind数据,截至2025年9月1日)。
两人分工明确,尹晓红主导构建“稳健债底”,蔡振聚焦权益端量化投资以追求增厚收益。争取“债底托底+量化增强”的模式,让产品既能抵御市场波动,又能有效捕捉上涨机会。
风口:低利率时代,固收+“百花齐放”?
招商安阳的突出业绩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低利率环境下固收+产品价值整体凸显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国内利率不断走低,国内三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2%以下,货币基金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普遍低于1.5%。这种低收益环境使得各类投资者都面临配置困境:个人既不愿接受传统理财的低收益,又难以承担股市的高波动;机构投资者则在风险约束和收益要求之间左右为难。开源证券日前发布报告称,这种普遍的配置焦虑催生了规模可观的资金迁移,预计2025-2026年间将有约4.6万亿元资金需要重新配置。
固收+产品的底层配置高评级债券提供安全垫,上层通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获取超额收益。
当然,招商安阳业绩背后也离不开招商基金在该领域的长期深耕与布局。
招商基金一早就组建专业团队,开发出覆盖不同风险等级的全系列产品,其策略精细多元,并通过可转债、量化模型等工具的运用显著提升了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如今,招商基金旗下的固收+产品线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据Wind数据,截至9月1日,低波动系列如招商瑞乐6个月A、招商瑞享1年A,近1年以超14.4%的收益,远超最大回撤和波动率,匹配理财替代型资金需求;中波动系列中,招商享利增强A近1年收益16.79%,招商瑞庆A、招商瑞泰A收益均超10%,在风险与收益间实现精准平衡;中高波动系列的招商安瑞进取A表现尤为抢眼,近1年收益达45.97%,回撤不足5%,滕越与王娟娟共同管理的招商安本增利A收益也达22.56%,充分捕捉了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这种全谱系产品矩阵,精准覆盖了从低波到进取各类投资者的需求。
底气:固收+的业绩支撑力何在?
为何招商基金的固收+产品能持续输出优异业绩?深入分析可见,亮眼表现的背后,是经历长期磨砺后的基金经理的集体发力,更有全链条投研体系的“保驾护航”——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招商固收+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与部分机构依赖个别老将的“单点突破”不同,招商基金的团队建设体现了老、中、青梯队建设的层次性,尤其中生代接棒扛起大旗,业绩不仅稳步延续,更实现了“青出于蓝”的跃升:余芽芳专注宏观研判,能根据经济数据与政策走向提前布局优质债券,两人管理的产品历史收益显著高于同类平均水平。“固收+权益”双栖的滕越,一方面依托招商基金信用研究团队的深度报告,精选AAA级信用债以规避信用违约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小仓位、高弹性”配置成长股与可转债力争增厚收益。中波动领域的李毅擅长捕捉债券“票息+波段”双重收益机会,林澍则聚焦消费、周期等低估值板块开展价值投资,两人协作既能争取抵御债券市场的利率波动,又能追求分享股市的结构性机会。
此外,杜亮、罗丽思、阳宜洋等基金经理也在不同产品中发挥优势,共同构成了招商固收+的“群星矩阵”。
这些中生代基金经理之所以能“挑大梁”,关键在于招商基金搭建了一套覆盖“宏观研判—债券研究—权益精选—量化策略—风险控制”的全链条投研体系:庞大的固收投研团队中,信用研究员占据了较高比例,可对全市场近万只信用债开展“地毯式”跟踪,为债券投资筑牢风险防线。宏观研究团队也为基金经理的大类资产配置决策提供支撑;权益研究团队覆盖多家上市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究数据库,助力权益端筛选优质标的;量化投资部拥有自主研发的多因子模型平台,可实时优化策略,为蔡振等量化基金经理提供技术支持。
这种“平台赋能个人”的模式,让基金经理的专业优势得以最大化发挥:蔡振的量化策略可依托公司算力快速回测调整,保持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尹晓红调整债券组合久期时,能参考宏观团队的利率预判提前布局;滕越筛选信用债时,信用研究团队的深度报告可帮助其更精准识别风险——正是“集体智慧+个人能力”的深度融合,让招商固收+的整体业绩具备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适配:如何选择固收+产品?
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言:“投资的核心是控制风险,收益只是风险控制后的自然结果。”如今“闭眼买理财就能赚钱”的时代已过去,而招商基金的固收+产品,恰好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量身定制”的配置方案,这也是其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原因。
以招商基金旗下产品线来举例,保守型投资者可优先选择低波动系列产品,如招商瑞享1年A,自2022年1月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到4.69%,能有效抵御通胀,且年化波动率3.4%、最大回撤-4.33%,避免因市场波动影响投资心态;平衡型投资者适合配置中波动系列产品,如招商瑞泰A,近1年均11.85%收益搭配-2.33%的最大回撤,可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平衡点”,争取既不错过市场机会,也无需承担过高风险;进取型投资者则可考虑中高波动系列产品,如招商安瑞进取A、招商安本增利A,近1年超45%、22.5%的收益,且2.5%以内的夏普比率显著低于权益基金,实现“进攻有力、防守有度”的效果(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9月1日)。
这种“全谱系”产品布局,既体现了招商基金的综合实力,也凸显其“以投资者需求为核心”的理念。 需特别注意的是,基金投资始终存在风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这是行业共识——即便如招商基金这样的头部机构,其旗下产品在极端行情下也可能出现波动。
从招商安阳的“万里挑一”,到全产品线的“百花齐放”;从中生代团队的“担当作为”,到投研体系的“坚实托底”,招商基金固收+业务的出色表现,是“低利率风口(天时)、市场需求(地利)、团队与平台(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才让其固收+业务有了如今的成绩。回过头看,若“宽信用”能逐步落地,固收+产品的配置价值或许还能进一步凸显。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