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市场在轮动中上涨,但被誉科技产业最核心的AI却是难以否认的市场主线之一。截至9月2日,人工智能指数(931071.CSI)过去1个月增长45.46%,今年以来增长72.60%。
站在当下时点,有人依然坚定看好AI方向,偏爱AI浓度更高的产品,也有人希望在AI相关资产基础上有更多元化的行业配置。
哪一种选择更正确?浓度更高,波动可能在所难免,但锐度也会更高;而更多元,或许没有那么锋利,但也会受益于分散化带来的平衡。每一种选择都有利弊,而每一位投资者只能基于自身的需求、理解和承受能力来做选择。
所以,我们基于2025年半年报(权益资产仍具相对性价比|鹏华基金主动权益2025年半年报速览),挑选了一些不同AI浓度、不同AI+方式的基金产品以及基金经理,希望大家透过他们的投资思考与观点,寻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AI相关产品。
注:数据来源同花顺,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代表基金业绩,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关注方向:AI相关产业链等】

2025年年初Deepseek逆袭全球,带来科技与AI板块上涨,随着4月全球贸易战爆发,开始一蹶不振。展望未来3-5年,全球AI科技周期共振,2025年仍是国内算力基础设施放量,AI应用开始落地的一年。年初Deepseek加速了这一进程,虽然AI应用并未看到爆款爆发,市场仍会有较多担忧,但长周期下,AI科技周期仍在进行。2季度后,对短期基本面与出口担忧更多,科技领域基本面最好的英伟达AI相关个股,以及低估值基本面稳健的苹果产业链受挫较大,大部分都是出口主导,不确定性增加。但AI科技周期仍在,国内科技信心越来越强,加大科技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依然看好国内为主的AI相关算力、AI应用,具身智能、自主可控相关的信创及半导体等机会。
未来5-10年,全球AI的科技主线不变,全球科技共振主要在AI领域。预计全球贸易战预期回稳之后,具备出口优势和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仍会有较好成长性,尤其在AI及未来技术创新领域走在前沿的企业,比如硅光技术、AR与折叠屏、核聚变、大模型升级、机器人等方向,长期空间更大。
机器人,作为AI与工业革命技术的结合,是下一个未来之争。今年人形机器人赛道已涌进超百亿元,上市公司纷纷布局。而马斯克则担忧中国人形机器人热潮对“擎天柱”的威胁,可见国内产业链的实力。
该基金主要投资科技成长方向,我们更看好未来技术,对成长创新类标的更加看好。
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当前外围、流动性、基本面处于寻底阶段,经济触底过程中,多行业出现Deepseek时刻,但经济尚未恢复,外围环境复杂多变,对红利、基本面与科技成长都是利好,类似于哑铃策略。长期看,当前多方面因素触底后,经济复苏、技术升级、海外降息等有望带来长牛,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长期空间更大,科技我们看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AI概念、低空经济、自动驾驶、固态电池,核聚变、新消费、创新药、AI应用、稳定币、深海经济、军工军贸等。其中AI、固态电池、无人驾驶、人形机器人是我们中长期最看好的方向,潜在市场空间达数十万亿。
【关注方向:AI应用、AI算力(国产+海外)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V型走势,二季度初指数见到上半年低点后迅速反弹。上半年指数整体保持平稳,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差别不大,但结构上差异很大,代表小市值的北交所指数、微盘指数以及中证2000指数都呈现了巨大的超额收益。虽然市场整体保持平稳,但内部方向上差异极大,虽然节奏上各不相同,但从上半年整体来看,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海外算力、互联网等方向表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市场呈现V型走势,主要与美国二季度初发动的全球关税战有关;在宏观经济预期较弱以及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小微盘指数呈现比较明显的超额收益;新消费、海外算力、恒生科技呈现明显的业绩驱动与估值提升的投资范式,机器人与创新药主要是预期远期未来的主题投资。分行业看,上半年是以逆全球化、主题投资为重要投资线索,表现最好的是美容护理、有色金属、军工;表现相对较弱的是煤炭、石油石化、房地产,这些行业与传统宏观经济关联度更大,长期盈利预期比较弱。
本基金在年初时基本聚焦在以AI为主的科技板块,但以苹果产业链为主的制造业占比较高,科技制造占组合一半仓位,剩下是芯片与软件。我们判断未来AI应用产业趋势下,芯片和软件是价值量以及壁垒最高的环节,因此从一季度开始组合大幅减持苹果产业链,大幅加仓芯片以及软件,一季度末组合就已经全部聚焦在AI应用产业链上的芯片与软件环节。组合主要布局的方向包括推理应用的AISC算力产业链、端侧芯片以及AIagent软件;二季度开始组合继续加仓ASIC算力产业链;在端侧芯片内部也做出调整,减持部分SOC芯片,加仓CIS和模拟芯片;在AIagent软件环节,加仓在支付领域落地的公司,减持了银行it公司。组合持续聚焦在AI产业链的推理应用方向,力争在最具创新变化的大赛道上挑选最具锐度和竞争力的中大市值公司。
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延续缓慢复苏的趋势,代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将会延续较快的增长,国内外流动性将持续保持比较充裕,对科技创新也比较有利,因此上半年表现相对落后的科技产业可能会迎来更大的投资机会,而其中AI又是科技产业中最重要且最确定的产业方向。随着下半年国内外大模型的持续升级,我们判断AI产业将从过去的预训练以及百模大战阶段进入到推理应用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AI应用变化最大的三个方向就是推理应用阶段的ASIC算力产业链、端侧AI应用的简单产品、C端与B端的容错率高的应用场景。因此下半年组合将持续围绕AI应用产业链进行布局,推理应用阶段的ASIC算力产业链主要布局ASIC芯片,ASIC—PCB;端侧应用芯片主要布局SOC芯片、存储芯片、CIS芯片、模拟芯片等;AI agent应用软件主要布局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支付和税收。本基金下半年继续保持高仓位。
【关注方向:泛AI、新零售、自主可控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顾上半年,基于对AI产业趋势的深度研究,在海外算力链的产业发展预期和现实偏离度较大的时期选择了坚守,并收获了价值回归带来的超额回报,相应地,现阶段我们认为经历了价值修复后,海外算力方向针对26年的预期又出现了阶段性过热的现象,因此在看好AI长期产业发展,保留基础仓位的同时,我们对于算力板块进行了相应降仓。此外,基于中观行业比较,我们认为在创新药、军工细分产业链上,均在国内或全球层面出现了中长期供需错配带来的产业发展机会,因此相应地在这两个领域进行了一定配置和加仓。此外,在新零售、稳健类资产上我们依然秉承一直以来的配置思路,新零售以强产品力为主要评判标准,稳健类资产以格局优、需求稳为主要评判标准,个股为主。
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个人投资思路依然以年度维度为周期,根据宏观经济判断、中观行业比较的思路去构建组合,从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和我们自身对于经济相关性较高产业的微观调研结果来看,大的方向上依然维持一季报对于全年弱经济但存在结构性亮点的判断,同时判断今年为流动性充裕估值扩张动力较强的一年。基于此判断,总体我们依然在全年维度看好三个结构性主线,第一个方向是通过市场化拉力下兑现自然高速成长的行业,成长性稀缺,估值可以进一步恢复到和成长性相匹配的水平;第二个方向是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和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在政策推力下脱颖而出的行业,这些行业估值扩张的能力强;第三个方向是竞争格局清晰的稳健类资产,确定性强,可以作为组合压舱石,同时可以期待一个经济好转带来的向上期权。在组合投资的结构上依然是成长性资产作为主仓位做进攻,稳健类资产为辅做压舱石的组合,成长类资产主要配置在泛AI、新零售、自主可控链上,稳健类资产以个股为主。
【关注方向:AI+、内需等】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顾25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无疑是近年来一个相当不错的半年,沪深300、万得全A、恒生指数分别上涨0.03%、5.83%、20.11%,期间TMT、医药、红利、新消费均有阶段性的不错表现。其中港股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涨幅位居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前列,港交所上半年的IPO融资规模1067.31亿港元,位居全球第一。
在行情背后,则是deepseek冲击又冷静、关税2.0启动又重启所带来的市场跌宕,虽然关于总需求总是有太多不确定性而政策始终在保持定力松踩油门,但我们在产业端则可以看到更多积极乐观的因素——中国创新药从模仿跟随走向创新出海,海外BD数量持续高增,高额首付款交易屡次出现;我们的前代军贸装备获得实战检验,武器装备升级步履不停、军贸进入加速窗口;Z世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在逐步走入消费市场,悦己消费、谷子经济持续景气。
我们上半年的操作一方面围绕互联网和AI产业展开,我们在deepseek时刻大幅加仓云业务具备估值修复空间的互联网标的,并且在即时零售大战的情绪中坚守加仓;在二季度我们则新开仓部分二线互联网标的。在5月末的算力悲观时刻,我们认为市场存在显著错误定价并新开仓此前未有持仓但一季报表现亮眼的MPO标的。以上操作为我们创造了收益,但更多也留有遗憾——我们在互联网标的中未能把握股价亮眼的AI细分龙头和音乐流媒体标的,对于算力的白马仓位布局也远远不足,这让我们错过把握更高收益的机会。
组合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内需标的上有聚焦和新增。对于工程机械,我们根据季报质量进行了聚焦和底部加仓。
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虽然资本市场表现不错,GDP总量增速也在常规区间,但物价低迷、内卷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挑战。7月1日中财委会议高调定调开启反内卷治理,预计将会在多个行业看到落地执行。而随着海外降息节奏的逐步明晰、贸易环境的逐步企稳,政策空间也将打开,我们有理由相信扩内需、反内卷的政策有望类似24年9月那样逐渐走到台前。
而无论政策如何执行,在过往的实践中已经证明中国经济韧性极强,在总量稳定的情况下新兴产业的发展依然浩浩荡荡,消费的内涵也将逐步播种在全新的土壤。在军贸、创新药后,我们有机会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看到deepseek时刻;而在海外,将有一批公司参与到更深的全球分工中去,去实现产业链升级。
我们将继续围绕明线AI和暗线内需去挖掘机会。组合二季度表现与我们预期有较大差距,但我们认为这不是方法的失效;我们愿意在我们擅长的方法上持续迭代,以对估值更为严格的要求和对高质量证券、落难白马的追逐中实现高sharp收益。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盈利及最低收益,其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完整业绩见产品详情页。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时,应认同“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基金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导致的投资风险及亏损,由基金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产品特征及相关风险,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
$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OTCFUND|501205)$$鹏华创新驱动混合(OTCFUND|005967)$$鹏华研究精选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005028)$$鹏华核心优势混合A(OTCFUND|006976)$$鹏华核心优势混合C(OTCFUND|017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