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2 00:05:25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AI速看】历史上的牛市都涨哪些资产?

本文由AI总结直播《历史上的牛市都涨哪些资产?》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富国星投顾嘉宾分析A股市场。首先指出近期市场上涨源于低利率、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半导体等板块领涨。然后回顾历史牛市规律,强调20%回撤是关键指标。嘉宾认为当前仍有上涨空间,小市值和成长股占优,类似2013-2015年行情。接着讨论行业表现,券商、军工和科技板块受关注,同时提醒牛市后期需警惕过热信号。最后分析全球资产联动性增强,A股牛市常伴随人民币走强和外资流入。


1 陈杰分析近期A股市场上涨原因。

陈杰指出近期A股市场表现强劲,中证全指涨幅超20%,半导体等板块涨幅显著。他认为低利率环境、国家队入场和政策支持是主要推动力。低存款利率和货币基金收益下降促使资金转向股市,而创新药、军工和人工智能等行业吸引了大量资金,带动大盘突破关键点位,形成正循环。

2 回顾历史牛市行情与调整规律。

陈杰回顾了A股2005年以来的四轮牛市行情,指出牛市并非持续上涨,而是有约1/3时间下跌。他强调20%的回撤是关键指标,超过可能预示行情结束,否则多为上涨中继。历史数据显示,健康牛市会有波动,而非单边上涨。

3 市场仍有上行空间。

陈杰认为当前市场仍有上涨空间,主要因利率低、产业趋势向好且场外资金刚开始入场。他指出牛市结束的指标包括投资者入场情况和换手率,目前市场尚未过热。历史数据显示,小市值个股在流动性充裕时表现更优,近期市场也呈现这一特征。

4 小市值个股和成长风格占优。

陈杰分析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小市值个股占优的现象,指出这与历史上前几轮情况类似。他讨论了市场风格分类,特别强调成长风格在经济结构转型和流动性宽松时表现较好。他还提到周期风格在前三轮牛市中表现强劲,多见于经济景气或强政策刺激时期。周期板块主要包括钢铁、水泥、煤炭等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行业。

5 牛市初期券商和军工表现较好。

陈杰和昕桐讨论了牛市初期的行业表现。昕桐指出券商通常被视为牛市旗手,因其业绩与股市高度相关,但近年政策调整降低了其弹性。陈杰补充军工和电力设备(新能源)在历次牛市中表现突出,涨幅居前。他还以05-07年牛市为例,说明房地产在当时作为成长股表现强劲,但当前阶段已转为周期下行。

6 科技板块表现与时代背景相关。

陈杰分析了不同时期科技板块的表现差异,指出13-15年创业板表现优于主板,主要受4G和智能手机推动;当前则更多受人工智能和国产替代驱动。他还提到18-20年外资流入偏好白马股,并强调牛市尾声往往伴随风险,需警惕市场过热信号。

7 保持灵活性应对牛市尾声。

陈杰指出,牛市后期需谨慎,当市场情绪狂热时应及时退出。他建议关注新基金发行和换手率等指标判断市场高位。宏观环境对市值、风格和行业配置有重要影响,当前低利率环境和新兴产业周期吸引资金流入,类似于2013-2015年的市场情况。

8 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历史对比。

陈杰和昕桐讨论了当前政策与2013-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相似之处,包括去产能、去库存等政策。他们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行业的价格战与当年钢铁、煤炭行业类似。此外,低利率环境和产业爆发也是共同点。他们还分析了股债跷跷板效应,认为资金流动可能导致股票上涨债券下跌,但长期看资金可能同时配置两者。

9 货币政策宽松利好债券市场。

陈杰认为美联储降息可能带动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银行资金配置需求将支撑债券市场。他指出当前房地产融资需求疲弱,银行资金更倾向于购买债券,类似2013-2015年股债双牛行情可能重现。对于银行板块,他表示短期因资金追逐高弹性品种出现调整,但全面牛市下滞涨板块仍有补涨机会。红利资产逻辑与银行类似,前期因高股息受青睐,但当前市场更关注高弹性品种。

10 红利板块需区分银行与非银行。

陈杰分析了红利板块的投资逻辑,认为银行板块受益于高股息表现较好,而非银行板块如煤炭等受经济影响较大,需关注财税政策带来的业绩改善机会。他还讨论了港股的表现,指出年初港股因更低估值和更多科技标的跑赢A股,近期则因涨速过快和美国利率上升而逊色,预计美联储降息将带动港股下半年机会。

11 房地产分化,军工关注出海逻辑。

陈杰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分化现象,新房价格坚挺但销量低,二手房成交活跃但价格下行,尚未看到企稳迹象。对于军工板块,他认为短期催化因素已有所体现,中长期可关注海外订单带来的业绩增长机会。此外,他还提到全球指数在牛市中的联动效应值得关注。

12 全球资产联动性增强。

陈杰指出,过去四轮A股牛市期间,海外股指如越南、欧美、日韩等也表现良好,显示全球化下资产联动性增强。投资者情绪和跨境资金流动是重要因素。此外,A股牛市通常伴随人民币走强,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入。黄金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表现良好,但人民币升值可能抵消部分收益,投资海外资产需考虑汇率影响。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