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年初做了多元资产配置组合之后,很多小伙伴突然发现其实我对于“稳健类资产”还是蛮懂行的
无论是去年年初的美元债,还是去年下半年力推的中短债,都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好资产
虽然今年年初我再三“泼冷水”降低预期,说今年中短债大概率收益率低于2%,奈何还是有些小伙伴对这个事实的接受度不够。更有一些新关注我的小伙伴,嫌弃中短债这类产品“收益率太低”
然而这收益率真的算低吗?要知道以往我自己的“稳健类资产”都是堆在银行R1理财上边的,而去年4月份“打击手工补息”之后,我立马意识到R1理财收益率趋势性下降,相比较而言中短债会“更有性价比”,所以从“现金替代+货币基金替代+定存替代+R1活期理财替代”的角度推了$国泰利享中短债债券A$
这一年下来,要比以上四类产品性价比高多了吧?
发现身边很多人买这类低波动产品的时候都有个“收益率惯性”,就是ta感受不到利率下行周期其他竞品的利率下行幅度,总是习惯按照1年前、2年前甚至3年前的利率来评判这个产品“收益到底高不高?”
比如上个月我一个死党把房子卖了,手上有那么200个,他要产品流动性好、收益率高、同时本金还安全,被我一通臭骂........
而后让他看看中短债,也不出意外的看不上,说“这收益率还比不上货币基金”
然后被我怼了一句——你知道现在余额宝收益率是多少吗?
死党打开余额宝一看傻了眼,原来现在货币基金利率只有1.011%........

照我的判断来看,“低利率时代”会维持很久很久,建议以后大家就按照以下标准来看一项产品的收益率如何
1、收益率在1%左右,那就属于安全性高、收益率低的资产,比如定存、货币基金、R1理财现在都在这个区间
2、收益率1%-1.5%左右,还有流动性,那就属于“谢天谢地”型产品,做定存、货币基金替代不错了
3、收益率2%以上,回撤2%以内,那就属于低利率时代的“高收益产品”,为此承担一些波动和风险是不是有性价比,就见仁见智了
5年前很多人还适应不了理财收益从10年前的5%、6%,掉到了5年前的3%-4%
但人的优势就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强”,10年前你刚适应了房价天天涨,那这几年咱不是也适应了“房价天天不涨”的环境嘛
多看看外边的世界,投资不是“许愿池”,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能给你什么样结果的
其实投资是一门“妥协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