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0 10:36:54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广东
哪些是低位超级资金要做的赛道与分析,详细读完你才有信心拿住!

阿里决心自研AI芯片,是内外压力共同催化的结果。
外部环境看,我们拿不到老美高端芯片已经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直接把我们的大模型训练和高端推理卡得死死的。
虽然英伟达用阉了又阉的H20做了缓冲,但性价比不高是客观存在的,根本没法满足大模型时代对算力既要好用又要省钱的极致需求。更何况,从英伟达财报上看,H20在我们这里的销量已经为零了,能不能买到又是一回事。
内部环境看,在AI大模型时代,Inference推理环节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算力消耗和运营成本。对于阿里云这样的巨头,如何有效降低推理侧的TCO总拥有成本,将直接关系到云业务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如果过度依赖外部供应商的AI芯片,就意味着阿里在成本、功耗和特定场景优化上都失去了主导权。
无论是哪方面,显然都是阿里不能接受的,那么久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阿里有做芯片的能力吗?
你别说,还真有。
在2019年,阿里就拥有了自己第一颗云端AI推理芯片含光800。这颗芯片就像是一个场景专家,在淘宝图片搜索、商品推荐等特定场景的内部业务中表现突出,效率极高。
紧接着到了2021年,倚天710出世。这颗128核的Arm架构服务器CPU担任起数据中心的通用大脑的角色,处理各种计算任务。在阿里云实现规模化商用,尤其在数据库等场景下能效表现突出。
随后的2022年,阿里再接再厉,生产出了数据中心专用处理器CIPU。它的角色更像一个高效的交通调度员,将网络、存储、虚拟化等原本由CPU承担的杂活接管过来,从而解放CPU,让整个服务器的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这套推理加速器+通用CPU+数据中心处理器的组合,已经为阿里自研AI芯片,积累下大量的经验。
阿里的AI芯片有什么可以期待的呢?
最关键、最精妙的是兼容英伟达的CUDA平台。
我们可以想象成开发了一套手机操作系统,这个系统虽然很新,但能够完美运行所有安卓市场上的App,不管是开发者还是用户,不需要任何修改和学习,直接就可以上手使用。
阿里选择兼容,对于习惯了用CUDA生态的工程师来说,意味着他们辛苦在英伟达平台上训练后的模型,可以丝滑地切换到阿里芯片上进行推理,不用重写代码,也不用改变工具链,极大程度降低了使用门槛和风险。
体现在商业价值上,对标不仅贵还买不到的H20,一个用起来一样顺手,但成本更低、供货更稳定的替代方案,无疑有着巨大吸引力。
可以说,阿里的AI芯片,直击当前国内AI算力市场的最大痛点,在与老美的AI对决中,我们的武器库又填了一样新兵器。
阿里这边风生水起,受伤的是谁呢?
是新进股王寒武纪。
毕竟原来的客户变成竞争对手了,寒武纪不仅会丢掉之前的采购订单,以后还会在其他厂商的竞争中比拼。采购AI芯片的厂商集中度蛮高的,丢掉一个对利润都是巨大损失。
从寒武纪本身来说,确实最近也有点风口浪尖的意思。
昨天正式超越茅台,登顶成为A股最贵股票,今天就跌掉6%,险些退位。
这也怪不了别人,毕竟之前的涨幅太过离谱,连公司自己都害怕了,昨晚连夜紧急发布了一份《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
核心就说了一件事,最近涨幅确实太大了,以至于脱离基本面,诸位高抬贵手,别再瞎炒了。
最近一个月,寒武纪股价翻倍,不仅远超指数,甚至比同行业涨幅都要高出很多。但经营情况却是预计今年实现营业收入只有50亿到70亿元,对应6000亿的估值,应该心里有数。
现在再回看昨天的内容,是不是又有不一样的感受了?
另外今天FGW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表示:发展“人工智能+”,要坚决避免无序竞争,绝不能再出现一拥而上的情况。
这个说法显然是在给过热的AI板块踩脚刹车,尤其是给AI芯片板块降降温,引导回归理性。
如果任由热度延续下去,很有可能短期市场热火朝天,随着上涨动能耗尽,又变成了高位雪崩,对市场的打击反而更严重。
今天市场切换得就比较自然,在科创板寒武纪倒下后,创业板的宁王又站起来带动一波行情。
直接的催化是昨晚核心设备商的一份上半年财报。
具体来说,是二季度的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飙升456%。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其中传达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设备商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卖铲人,订单和利润起飞,意味着下游企业正在以极大的决心和力度进行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
这背后意味着,固态电池的投资路线,确定性进一步提高。
回望早年,固态电池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聚合物等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各有优劣,也各有簇拥。
这种局面虽然表面上看去极具冲击力,多样性充足,但对于投资而言,却很难找准方向。
如今,这个局面将被打破。
龙头企业投入巨额资金和研发力量,已经进入聚焦突破阶段。
从交易角度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梳理出相关的供应链条,对于固态电池的投资确定性也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具体方向怎么找呢?
利润最大的方法是聚焦纯增量环节,享受从0到1的高弹性。
这种方法的核心逻辑在于颠覆创新带来的巨大回报,在传统液态电池中不存在或价值极低的环节,在固态电池中一跃成为核心支柱。
比如要替代掉电解液的硫化锂电解质,再比如重塑制造流程的干法电极技术,又或者是确保固态颗粒之间紧密接触、降低界面抗阻的等静压或高压辊压。
最简单的方法是紧盯已经被验证过的供应商。
新技术从实验室初步走向市场。
无非是要看准哪个技术路线能够笑到最后,与其盲目地押宝,不如跟住产业巨头节奏,选择有他们背书和验证的公司。
设备端公司我们可以从订单来跟踪,尤其是中试线订单,相当于拿到了未来规模化量产的入场券。
材料端公司则是需要观察送样的测试评价,得到企业认可的意义,一定远高于实验室的优异数据。
最笨的方法是规避掉那些将被替代的环节。
如果真的跟踪不到固态电池的受益者,那就反过来想,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哪些环节。
最典型的就是传统液态电池中的电解液和隔膜,因为固态电解质会完全取代它们的作用。

从龙虎榜最近三天的数据可以看出,游资及机构资金就集中攻击3条主线:

AI算力国产替代+稀土永磁资源+消费电子复苏,中长线固态电池。
九月就看这些方向。
尤其是算力方向,最被机游抱团!

在向有业绩支撑和产业趋势明确的领域集中,而不是像之前的炒小炒垃圾了。
为什么最近这帮游资不做小票,做大票了?
就是因为8月份,是业绩发布月,不确定性太高!
那些大趋势票,为什么能一直走强,
就是因为业绩足够超预期,同比翻倍的大有人在。
所以合力大,即使中途有回调,也不会马上结束。
这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所以正因为看透这一点,才轻打板,重趋势。
资金不求快,求稳,
想活下去,永远是赚确定性的钱。
9月份做什么最稳?
我认为还得是权重大票,
尤其是这两个方面:硬科技与资源主线。
接下来9月份有半导体大会、低空经济大会
苹果、华为新品会等等。
硬科技的逻辑是把握业绩反转+技术突破。
选好板块之后,怎么把握节奏呢?
都知道资金会高低切换,那周一怎么看?
我们主要抓两个关键节点:
若周一低开高走,大阳线,则重拳出击。
周一早盘竞价和开盘基本就能定调,
如果早盘科技修复,那就果断上车人气标的,
当天把仓位推上去,符合强度预期的,直接滚动加仓;
不连板的就做T降成本、拉长持股周期。
等下周出现大阳线的次日,就要轮动套利了。
手里只留修复日最强的品种,可滚可套;
手里没有大科技的朋友,不着急,
想新开仓,则重点看周线级别回调到位的,
最好能沿着周线5日线附近买入。
下周一,优先选择:
开盘就能突破前方盘整平台,跳空高开的。
交易不是一个追求单月的过程,
而是一个长期复利节奏的过程。
你可以不大赚,但不能大亏。
这是交易原则。
永远不急,稳中求进。道路多艰,任重道远。
8月已过,虽有得失,不忘初心。
9月奋战,指数4000,前途可期!

说到底,市场不是不让科技涨,而是不希望只有AI芯片没完没了的涨。


总结布局方向:算力,半导体芯片(走慢牛上升趋势),低位赛道:固态电池上游端和设备端(尤其上游),有色金属和资源,消费电子。

指数来到3800点以上,赚钱最舒服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市场正处在一个升波的过程中,未来波动虽然剧烈,我会陪着大家一起度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