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牛”名副其实!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近一个月涨幅超过40%,某些AI龙头股更是出现单日两位数的涨幅。在科技板块的带领下,A股气势如虹,上证指数火速站上3800点。
AI投资热度爆棚,很多朋友问:“AI指数这么多,到底投什么?怎么选?”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清楚AI产业链,带您轻松看懂四大类AI指数差异!
一、AI产业链简析
要弄懂AI投资,首先得明白AI产业链是怎么构成的。简单来说,AI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算力、中游模型、下游应用。
· 上游算力——制造芯片。
以“计算芯片”为核心,GPU、CPU、ASIC均在此列。此外还涉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芯片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比如光模块、PCB、半导体材料设备等等。
· 中游模型——采购芯片训练模型。
包括云计算、大模型、大数据等等。DeepSeek就是大模型的杰出代表。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在砸重金训练大模型,就是为了抢占AI时代的“制高点”。
· 下游应用——AI+万物,赋能百业。
训练好的AI模型最终要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才产生价值。下游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简单分为两类:
端侧应用,指有“商品”形态,例如智能驾驶、机器人等。
平台应用,指提供技术服务,例如金融科技、智慧医疗、AI办公软件等。
二、四大类AI指数
市场上的AI指数琳琅满目,根据其聚焦的产业链环节,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四类:AI全产业链指数、上游算力指数、中游模型指数、下游应用指数。
1、 AI全产业链指数
这类指数覆盖上中下游的企业,跟踪赛道整体的表现。目前比较主流的有三个: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从全市场挑选AI相关股票,布局相对均衡全面,覆盖产业链各环节。挂钩ETF规模也是最大的,约327亿元。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在科创板中选取AI股,半导体芯片占比高(约48%),相关企业侧重国产替代逻辑,即国产自研芯片,历史弹性通常较大。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在创业板选取AI股,通信设备(尤其是光模块)占比突出(约44%),相关企业侧重海外算力逻辑,即给海外芯片巨头供货,业绩受海外巨头影响较大。
2、 AI上游指数
上游算力是 AI的“底座”, 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上面三个全产业链指数都包含了上游,但还有更“纯粹”聚焦算力的指数。分为芯片、通信设备、半导体材料设备等细分方向。
前面也提到了,算力有两个方向:
· 海外算力方向:为海外芯片巨头供货,提供算力基础设施,以通信设备(光模块)为代表。相关企业多集中在科创板,未来空间可以盯住海外芯片龙头的业绩。这里选取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作为代表。
· 国产替代方向:国内自研芯片,核心是半导体芯片,相关企业多集中在创业板,未来增长看国内技术突破和量产能力。这里选取上证科创芯片指数为代表。
3、 AI中游指数
中游模型是 AI的“大脑”,包括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向。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这个领域投入巨资。因此,中游指数通常包含大量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港股互联网巨头。
4、 AI下游指数
下游应用是将AI技术融入各行各业,实现“AI+万物”。目前市场热度最高的当属人形机器人。以下列举了4个挂钩ETF规模较大的指数:
三、一图汇总四类AI指数
下表将四类AI指数汇总在一起,并复盘了今年以来的表现、近1个月表现。今年以来,AI上游算力表现要领先中游和下游,在近1个月领先程度尤其明显。
背后是国产替代链和海外算力链的龙头企业业绩双双超预期,以及DeepSeek V3.1大模型的适配性对于国产芯片的利好,叠加短期资金的大量涌入。AI行情从前期海外算力的“一枝独秀”转向两个方向联袂大涨。
我们认可人工智能算力的未来潜力,但也要避免重仓在山顶的尴尬,可以分批小仓位布局,同时关注行情向中游和下游的扩散。
高成长伴随着高波动,当我们以“科技成长”为茅,也别忘了以“资产配置”为盾。
#投顾交流会##资配新发现##操作笔记##选基攻略##8月行情收官 大家都赚了多少?#$富国多元低波目标盈$$富国七星高照多资产配置$$带你投全球债$$富国带你投黄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富国基金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