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市场真的太热闹了,虽然短期有些小波动,但是不改向好的趋势。不过另一边的债市却有点“掉链子”,最近跌得挺惨,3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创下近几个月最大跌幅。股债跷跷板效应非常明显,一边股市往上蹦,另一边债市往下沉。
A股这波行情,不是没理由的。政策持续发力(比如活跃资本市场、提振信心)、市场改革、经济逐步复苏...这些都让投资者情绪升温,纷纷把存款、理财、债市里的钱搬家到股市,博取更高收益。
股市吸金力太强,债市难免被“抽水”,尤其是超长期国债这类对利率敏感品种受到的影响更大。
股和债,真的是你死我活吗?
不不不!它俩更像一对CP,是健康市场的一体两面。股市走牛,代表经济有活力、企业能融资、居民敢消费;债市走稳,则意味着整体利率低、融资成本便宜、金融系统稳定。真正理想的状态,其实是——“股牛债也牛”的共生格局!
如果看十个完整年度万得全A及中证全债的涨跌幅,会发现5个年度都是呈现股债齐涨的局面。

资料来源:WIND,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未来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那当前的债市,还能投吗?
虽然近期被股市抢尽风头,但债市的长期逻辑并没有崩。以下几个信号值得关注:
1 基本面对债市仍有支撑
最近一些经济数据(比如PMI、消费等)还不算特别强劲,温和复苏仍是主基调。这种情况下利率不具备持续大幅上升的条件,对债市反而是支撑。毕竟利率反映的是“借钱”成本,想要推动经济持续上涨,得有一个便于企业和社会“借钱”的环境。
2 货币政策还在“宽松模式”
央行在最新货币政策报告中明确:继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一旦利率上升过快,央行还可能重启国债购买操作——这意味着央行对债市的稳定保持关注。对于债市而言,资金面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货币政策维持宽松,那么债市的风险就相对可控。
3 利率债供给高峰已过
像地方政府专项债这类大规模发行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和三季度初。进入四季度,发行压力减小,对债市的压制也会逐渐缓解。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年8月28日,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4 稳健资金对债券配置是刚需
银行、保险、养老金等“大块头”资金,债券是它们资产配置的“压舱石”,这部分需求是刚性的。而且个人投资者也越来越重视资产配置,很多人开始明白“不能把所有钱都投股市”,债券基金、“固收+”基金等稳健类型资产,正在成为理财篮子的“必备品”。对于债券持续的投资需求,也会支撑债市的表现。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资料来源:华创证券。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那么对于投资者,尤其是稳健型投资者而言,在现在的行情下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可以承受一定波动、追求增长,在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配置一些股票资产,毕竟今年股市表现值得期待。
如果你偏稳健,不想大起大落,债市调整后反而是布局机会,可以关注市场的变化,把握债市调整带来的机会。
最推荐的方式是——股债搭配,动态调整!市场风格永远在变,均衡配置才能笑到最后。
股市和债市,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长期来看,一个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既需要股市的活力,也需要债市的稳定。所以,不妨保持淡定,理性看待市场波动,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做好资产搭配。
$广发景宁债券A(OTCFUND|000037)$$广发景宁债券C(OTCFUND|013449)$$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A(OTCFUND|003376)$$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C(OTCFUND|003377)$$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E(OTCFUND|011062)$$广发双债添利债券E(OTCFUND|009267)$$广发双债添利债券A(OTCFUND|270044)$$广发双债添利债券C(OTCFUND|270045)$
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