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8 17:44:46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基金经理请回答——医药

1、纵观医药行业的细分领域,创新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CXO等各有千秋,究竟哪一个蕴含着最大的增长潜力?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与需求增长的创新药,还是凭借技术革新和国产替代加速发展的医疗器械?又或是因消费升级而蓬勃兴起的消费医疗领域?

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的多重驱动下,各细分领域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政策环境、技术革新、消费趋势等维度,对创新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和CXO(医药外包)四大领域的增长潜力进行全面剖析。

 

一、创新药领域:政策红利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1. 市场规模与增长表现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到约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2.24万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创新药作为生物医药的核心组成部分,近年来保持15%-20%的年化增长率,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68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

2.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2024-2025年,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国务院审议通过,提出统筹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投融资等政策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布16条具体举措,覆盖研发、准入、临床使用、支付全链条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调整周期从最长8年缩至1年,5年内新上市药品在新增品种中占比从201932%提升至202498%

 

3. 国际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年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金额达数十亿美元,呈现常态化趋势。

 

 

二、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并进

1. 市场规模与结构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2.7万亿元,主要构成:

高值耗材占比18%,影像设备占比15%,体外诊断(IVD)占比12%行业整体保持12%-18%的年增长率,其中AI医疗影像设备增速达25%以上。

2. 国产替代成效显著

截至2024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1170个二级产品类别中:

784项国产化率超过75%,占比69%,1011项国产化率超过50%,较2020年增加139项,仅剩30项二级类别尚未实现国产突破,较2020年减少37项。

3. 技术创新驱动升级

AI医疗影像:肺结节、眼底病变诊断准确率超95%,部分三甲医院AI阅片占比超60%

手术机器人:天智航等企业自主研发,辅助完成复杂手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

智能监护设备: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实现远程监测和预警。

 

三、消费医疗领域:健康意识觉醒与消费升级共振

1. 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达2547元,较2013年912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速9.8%。以此计算,全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总额近3.6万亿元。

消费医疗的核心增长动力包括:

 

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健康消费成为银发群体刚需

健康意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8.8%提高到202431.9%

消费能力增强2020-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5%,超过GDP增速。

 

四、CXO服务外包市场需求保持增长

1. 市场规模预测

根据2024年最新数据,全球CXO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550亿美元,较2024年的1,380亿美元增长约12.3%。其中:

临床前CRO:约380亿美元(+11.8%)临床CRO:约560亿美元(+12.5%)CDMO/CMO:约610亿美元(+12.8%)

2. 增长驱动因素

生物药研发占比提升2025年生物药研发投入占比预计达45%(202030%),显著提升对CXO需求

新分子类型爆发ADC、双抗、基因治疗等新分子类型项目年复合增长率超30%

研发成本压力:药企研发成本中CXO服务占比从202038%提升至2025年预期45%

 

增长潜力综合评价

创新药:在政策红利、技术突破和国际化三重复合驱动下,增长潜力最大,特别是肿瘤、自身免疫等领域的FIC/BIC药物。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双轮驱动,中高端设备和高值耗材潜力突出,但需关注集采影响。

消费医疗:受益于健康意识觉醒和消费升级,增长稳健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差异化竞争关键。

CXO:短期受投融资环境影响承压,但长期受益于全球研发外包和生物药爆发,需关注企业技术特色和客户结构。

未来3-5年,创新药有望保持领跑地位,医疗器械在细分赛道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消费医疗将伴随消费复苏稳步增长,CXO行业则需等待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投资者可根据风险偏好,关注各领域具有核心技术、政策受益和国际化能力的龙头企业。

 

2、医疗器械行业近期为何大爆发?

医疗器械行业近期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受以下多重因素驱动:

 

一、政策红利集中释放

1.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政府采购中国产医疗器械比例普遍超90%,对进口产品实施本土化约束,中央财政投入2796亿元用于医疗设备采购补贴,7类适老化产品可享30%补贴

2创新支持政策:浙江、重庆等地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企业最高奖励300万元,国际认证产品额外奖励100万元。医保支付机制优化,创新产品15个工作日内完成挂网

二、市场需求结构性增长

1.老龄化驱动: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6%,带动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监测设备需求激增,康复器械市场年增速超20%,呼吸机、制氧机等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

慢性病管理需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上升,推动心脏支架、胰岛素泵等产品放量

三、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AI医疗器械爆发AI影像诊断准确率超95%,手术机器人渗透率从14%向国际水平追赶,上游芯片、大数据技术成熟为智能化提供基础。

高端设备国产化:国产高端影像设备、心血管介入器械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性价比优势显著。监护仪等标准化设备国产化率达30-50%

 #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数据来源:wind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活动,我们会持续回答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哦!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市场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鹏华中证医药指数(LOF)C(OTCFUND|010366)$$鹏华中证医药指数(LOF)A(OTCFUND|160635)$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