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小调整了一下。在所有人都盼着指数轻松向4000点大跨步迈进的时候,指数却在最后一个小时拐头向下,最终收在3868点。最近指数涨得确实挺快的。从6月23日开始,在一次次加速中突破整数关口。站上3500点用了14个交易日,站上3600点用了18个交易日,站上3700点用了9个交易日,随后4天顺利拿下3800点。如果今天真的站上3900,也就意味着指数只用2天就轻松攻下一个整数关口,这种上涨速度已经是疯牛的节奏了,这是村里不愿意看到的。难道指数涨到头要大调整了?
我们来看看大调整需要哪些条件。从历史规律来看,牛市中触发中期调整,有三个关键因素。最简单的是看情绪。如果连买菜大妈,小区保安都开始聊股票的时候,那就很危险了。现在看,我们的市场情绪确实处于偏高的水平,不过距离过热还有一段距离。就拿上证综指PE分位数来说,达到了65%,这说明目前的估值已经超过50%的中位数,不算便宜了,但在历史上的列次大调整前,不算最高。
最容易观察的是行业轮动,当市场里所有板块,无论热门还是冷门,都轮番表演过一遍,成长股开始乏力,资金转向低估值做最后补涨的时候,通常意味着市场已经找不到值得继续买的东西了。显然,4月反弹至今,通信、电子、计算机等成长行业确实涨幅惊人。不过,还有大把板块处在低位,既没有补涨,也没有轮动。在资金没做完接力传递的动作前,指数不具备深度调整的条件。还有就是政策收紧或黑天鹅,其实这点是最不用担心的。当前不管是宏观政策导向还是村里表态,都是偏向积极友好的。最让人担心的地缘问题,最近中美关系也比较温暖。综合来看,现在的A股市场没有满足历史上牛市中期深度调整的核心条件,更多是给牛喘口气的机会。
我知道,最期待市场大幅下跌的,是前期踏空的资金,恨不得盼着指数一下跌回3000点。另外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是追涨。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个人投资者愿意紧盯着涨幅排行榜,每天都在盘整抓一个涨停,然后卖出抽身。这种赚快钱的思路是人之常情,毕竟之前在A股赚点钱不容易。但如果现在还抱着这种想法做股票,只能说明对市场缺乏长期信心。如果太着急赚钱,本身是另一种形式的看空,因为这种心态的底层是觉得A股无法长牛。这种想法,和目前“慢牛”的政策导向是不一致的。
当前市场绝不对重现2021年那种短期爆发的行情,那个时候有着独特的宏观背景,再叠加极致的结构性行情,部分板块一月翻倍的那种巨大收益,绝非常态。
当前股民们存在的最大误区,就是牛市就该胆子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一定要做最疯狂、热度最高的板块。以前不敢碰的高估值,现在看成可以还能更高。曾经恪守的仓位纪律,也变成了全仓就是对牛市最大的尊重。正确的做法恰恰相反,市场越热,越要理性。在A股市场中,从来不缺因为追高站在山顶上的散户。像是今天,如果往前两天大火的AI芯片里追高,一定是被套的。
今天科技板块里抱团的资金,高切低去了苹果链条。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问,苹果在过去一年不是掉队了吗?Siri的更新一再跳票、WWDC大会上AI内容不多、AI高管团队传出离职,比起Meta、Google等海外巨头在AI领域的高歌猛进,苹果已然落后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表面上看,苹果AI雷声大雨点小似乎已经成了行业印象,每次期待都让人变成失望。可仔细投研后发现,苹果的AI战略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从组织架构看,苹果AI部门已经完成重组,由苹果资深高管Craig Federighi统一领导,这标志着苹果已经将AI提高到了战略核心的地位。库克更是在最近的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将显著加大在AI领域的投资。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自研 AI 芯片的进展。据台湾供应链提供的消息,苹果向博通定制的ASIC专用AI推理芯片Baltra,已经明确量产时间表在2026 年下半年量产。同时,苹果正在测试万亿参数级别的超大模型。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那么苹果的目标就很清晰了,直接对标行业最顶尖的模型。
苹果这么大的投入,能追上ChatGPT吗?原来肯定不可能,现在还真说不准。原因不在苹果身上,而是GPT自己迭代速度变慢了。就连奥特曼自己都承认了GPT-5的进展太小了。目前苹果云端服务器模型差不多是中级水平,与GPT-4或GPT-5等相比,大约有半年到一年的差距。那么,留给苹果的机会就大了。班级第一名不进步了,就给了后来者赶超的机会。只要苹果继续加大投入,凭借之前的技术积累与数据优势,未来半年到一年间,有可能将云端模型评分接近顶级水平,也就是说,时间站在苹果这边。
现在,全球AI已经从上半场的模型竞赛进入到下半场产品和生态竞赛阶段。其中,生态卡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这恰恰是苹果的传统优势。回顾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谷歌靠搜索+应用生态垄断PC端流量,苹果靠iOS+App Store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站稳脚跟,两者的共同成功要素都是完善的应用生态。如今 AI 进入产品化阶段,模型能力只是基础,让 AI 落地到千万个应用场景才是关键。未来2到3年,苹果会为了实现全域场景AI,发布异常丰富的新品矩阵,比如带摄像头的AirPods、带屏幕的智能家居机器人,传统战场的iPhone也将迎来折叠机、20周年纪念机型等重大更新。当前来看,国内苹果产业链今年以来涨幅有限,仍处于被低估状态。
果链,值得我们去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