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牛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这一点!
今天行情没啥好分析的。A股已经连涨数天,调整一下都很正常。
很多朋友说,「感觉经济很一般,就业和消费也不咋的,为什么股市走牛了?」
这么说吧,股市涨跌幅≈上市公司盈利涨跌幅+估值涨跌幅。
我们可以把每个季度都拆分开来。比如某季度公司的盈利上涨2%,估值增长了8%,那么股价就会上涨10%。
同样的,对于指数而言,成分股
盈利上涨2%,指数估值增长8%,那么指数点位就会上涨10%。
过去10年,中证A500指数(A500ETF基金,512050)每个季度的
指数涨跌幅和盈利涨跌幅如下:
由图可知,指数涨跌幅和企业盈利之间有一定关系,但相对较弱。勉强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而把指数涨跌幅和估值涨跌幅做个对比,结果如下图。
你会发现,二者呈现很强的相关性。
换言之,单看股市的每个季度涨跌幅,大部分取决于估值,而非盈利。
上市公司盈利是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是树上的花;
而公司估值是投资者情绪决定的,是心里的花。
决定股市短期走势,比如一个季度甚至数个季度的,往往是心中的花。
因此,哪怕是冰天雪地,哪怕是地狱烈焰,只要心中的花开了,那么股市就会开花结果
大家觉得经济未来会好,或者手上的钱没处去只能去股市,又或者别人赚到钱了、但我还没赚到,那心中的这朵花就会开,股市就会涨!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短期,偏向于某个季度或某一年。
而长期看呢,股市的上涨总是会被企业盈利情况所决定。
由于宽基指数是有很多行业混在一起,容易被银行等大市值高利润公司带偏。
咱这里看个股或细分板块。
以医疗器械指数(医疗器械ETF,562600)为例,过去20年走势如下。
A股只是波动大,但也是长期上涨的,底部不断抬升。医疗器械板块也不例外。
但看仔细看医疗器械指数每一轮的底部,会发现个问题:
2005年底部600点,2008年底部1200点,2012年底部3600点,2018年底部7500点,2024年底部8300点。
可以发现,前3次底部的抬升非常明显,几乎都是翻倍式抬升。
但本轮底部抬升非常有限。从2018年底部到2024年底部,只抬升了11%。
历史重复了,但没有简单的重复,这次确实不一样
所以问题出在了哪呢?
下图是医疗器械指数整体的盈利情况。柱子代表每年利润总和,黄线代表每年利润增速。
从2019年到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每一年的利润增速分别为:
24%、127%、-4%、-5%、-52%、-12%。
2019~2020年的利润增速极高,市场情绪变好,估值也随之上抬,形成了戴维斯双击,最终形成了医疗器械指数2019~2020年的暴力式上涨。
而2021~2024年的利润增速明显疲软,呈现持续负增长,也对应了同期医疗器械指数的大幅下跌。
而把时间拉长到5年以上,从2019年到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体利润增速为8%。
如前所言,医疗器械指数的点位从2018年底部到2024年底部只抬升11%。二者刚好能对应得上(除去计算误差和估值影响后)。
换言之,把时间拉长到3~5年以上,股市的涨跌幅最终还是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
总结一下,
股市涨跌幅≈上市公司盈利涨跌幅+估值涨跌幅。
股市短期(季度甚至年度)的涨跌,和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估值。
股市长期(3~5年及以上)的涨跌,主要取决于盈利。准确滴说,上市公司的盈利也会影响估值,从而决定了股市走势。
当下,大盘股的估值已经修复到了中立位,而中小盘股的估值已经到了相对高位。
接下来怎么走,一切皆有可能。但核心还是要观察上市公司的盈利或者说宏观基本面。
盈利回暖,那么继续上涨也是合理的。错过本轮牛市的朋友,会错失一次巨大的人生机遇。这样的机会,一生中最多也就5次
若盈利不佳,短期内或许也能继续涨——只要市场情绪到位、场外资金足够多。但不得不说,在此基础上的上涨属于「虚胖」。未来大概率还会跌回来
对于我们而言,没有任何情绪和预测,只有对概率的思考。那就是把仓位控制好,目前建议6~6.5成。未来涨跌,都能做出很好的应对。
应对比预测更重要!
报下格指1.96,投资机会暂为B+。(投资机会从好到差为S、A、B、C、D)。
原创不易、干货更难,还望大家多点赞、在看和分享支持。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