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全球都在涨! 该如何跟上节奏?》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富国星投顾主办,嘉宾分析了全球资本市场表现。首先,他指出近期全球股市普涨,亚洲市场表现优于美股,主要受流动性宽松和政策驱动影响。然后,他提到当前市场结构性分化,建议关注低估值板块和长期产业趋势。接着,嘉宾讨论了投资策略,强调逆向思维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避免高位接盘。最后,他建议投资者分散配置、分批建仓,合理设置止盈线,在牛市中保持谨慎态度。
1 马兰分析全球资本市场表现。
马兰指出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普遍创新高,纳斯达克指数自4月9号以来上涨41%,越南指数涨幅达58%。他分析这主要源于关税修复、开易和降息预期。相比美股11%的涨幅,亚洲市场如沪深300和创业板表现更优,背后是全球资本流动和美元信用走弱的影响。
2 美元流动性宽松推动非美市场资金流入。
马兰指出美元指数走弱导致资金从美股流出,美债收益率下行缓解了成长股压力。美元流动性宽松是非美市场资金流入的主因,市场活跃度提升但未达极端水平。当前行情由政策驱动和流动性推动,能否持续取决于明年基本面表现。
3 市场行情受政策和资金驱动。
马兰和雨薇讨论了当前市场的流动性驱动特征,指出若基本面未落地,市场可能被定义为“水牛”。消费板块的上涨更多是资金从高位切换至低位的结果,而非基本面改善。他们认为消费板块的行情以补涨为主,建议采用定投策略布局。增量资金方面,保险资金和ETF是主要来源,偏好红利和成长类资产。
4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波段操作成主线。
马兰指出当前市场处于熊市下跌中继阶段,存在波段性机会,建议提高交易频率。25年后国家队、保险资金和公募增量资金入场,ETF发行回暖。4月9日至今,被动指数基金平均涨幅26%,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更优,部分产品收益达1.5倍。市场估值结构分化,赚钱效应显著,但部分投资者因回本选择离场。马兰认为分歧阶段是布局良机,共识高潮时需警惕风险。
5 市场上涨需谨慎加仓。
马兰讨论了当前市场的上涨趋势,指出投资者因害怕高位接盘而犹豫入场。他建议根据估值中位数和目标收益率来判断市场是否过热,强调在估值达到历史高位或实现个人收益目标时应考虑退出。马兰提醒投资者避免在市场过热时盲目追高,应控制加仓节奏,避免高位接盘风险。
6 当前市场处于中期阶段。
马兰分析了当前市场状况,认为市场尚未达到人声鼎沸的高点。他对比了历史数据,指出本轮涨幅介于2019年和2014-2015年之间,未来仍有上升空间。他强调投资顾问不应判断市场顶底,而是要关注投资逻辑是否变化,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调整仓位,适时落袋为安。当前的估值水平已不便宜,投资者需保持谨慎。
7 海外流动性和政策驱动市场向好。
马兰分析了海外流动性回流对A股和港股市场的积极影响,并指出当前政策驱动的市场环境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他认为政策逐步加码可能带动经济向好,尽管基本面尚未明显修复。此外,他还谈及反内卷行情和有色金属的表现,指出这些领域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政策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8 投资需关注长期逻辑。
马兰指出投资应关注长期逻辑而非短期波动,政策、基本面和资金面变化是关键因素。对于组合投资,他强调资产配置和对冲策略的重要性,如"七星高照"组合通过多资产对冲降低风险,适合中长期投资者。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收益预期做出决策,避免因短期波动影响判断。
9 全球资产配置对冲风险。
马兰分析了七星高照产品的全球资产配置逻辑,指出其通过分散A股、港股、美股及黄金等资产,将最大回撤控制在6%左右,强调对冲机制有效降低风险。此外,他对比了轮动补涨与强者恒强策略,建议关注低估值板块如农林牧渔和食品饮料,认为当前食品饮料估值处于历史20%分位数,存在低位布局机会。
10 投资策略与市场分析。
马兰分析了当前市场的估值情况,指出家电等板块估值已较高,科技类板块已上涨,新能源板块估值也较高。他认为补涨主线在必选消费和周期品类,如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石油石化等。补涨逻辑适用于低估值板块,但需快速介入。主线方向应关注政策趋势和长期产业趋势,如AI、机器人、新消费等。他还提到投资行为对收益的影响,强调在牛熊转换中需有收获。
11 投资需逆向思维和风险控制。
马兰和雨薇讨论了投资中的逆向思维,强调在市场悲观时乐观,乐观时谨慎。他们指出避免在最高点买入和最低点卖出是关键,并以21年消费和医药定投为例说明错误时机的代价。港股科技板块当前仍具性价比,但需警惕上涨后的风险。投资应保持舒适状态,不追求所有机会。
12 牛市投资需谨慎分散。
马兰建议在牛市中避免踏空和亏损,可通过低位布局或定投产业趋势方向分散风险。他强调不要一次性投入,应分批建仓,并设置止盈线。避免使用杠杆,短期资金不宜投入高风险资产。投资者需明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风险。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