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指数投资的大发展,指数基金现在已为广大投资者所熟知了。与此同时,还有一类特殊的指数产品也悄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那就是指数增强基金。
今年上半年,指数增强基金的成立数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仅半年时间就成立了83只,远超去年全年42只的发行量。
那么对于这类基金来说,它会通过哪些方式来“增强”收益?增强的效果如何?咱们又该如何投资呢?
实现“增强”的方式有哪些?
我们知道,普通指数基金一般以紧密跟踪指数为投资目标,因此资金会严格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进行配置。
而指数增强基金,则会在原有的被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留出一部分资金,通过一定的主动选股策略,去投一些其他的优质标的,或在原先指数基础上调整部分标的投资比例——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对于指数的超额收益。
指数增强基金实现“增强”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公募基金里,比较常见的两种方法是“基本面增强”和“量化增强”。
01基本面增强
这种增强方式的原理类似主动基金的选股思路,也就是多配置一些基本面优秀、盈利能力强、投资价值高的股票。
以创业板指数为例
该指数的成份股有100只,里面肯定既有基本面良好的,也有暂时不达预期的。那么,基金经理就可能会根据判断,提高基本面优秀的股票的配比,降低差的股票的比例,以此增厚整体的收益。
不难看出,这类策略的投资收益比较依赖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的选股能力。所以对于应用这类策略的增强基金,投资者可以优选研究实力雄厚、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和团队,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获利概率。$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A(OTCFUND|025195)$$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C(OTCFUND|025196)$
02量化增强
这种方式的核心在于加入量化因子构建增强模型,从而捕捉相应的投资机会。比较常见的因子有基本面因子、估值因子、技术因子、情绪因子等等。
图1:常见的量化因子

这些因子既可独立应用,也可组合使用。如果需要同时使用较多的量化因子,有时还需要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算法,从众多因子中筛选出当前更有投资价值的有效因子,进而构建量化模型。
指增基金的增强效果如何?
不管怎么说,指数增强基金的重要目标仍然是跟踪指数的趋势,工具属性比较明显。因此,这类基金一般都会控制跟踪误差,在此基础上,再来争取“增强”收益。
在多数市场环境下,大部分指数增强基金都能跟住指数趋势,风险收益特征与挂钩指数相似。
那么“增强”的效果如何呢?由下图对比可以看到,2019年以来,指数增强型基金指数累计上涨了107%,相对于万得指数型基金总指数实现了107%-56%=51%的超额收益。这也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指数增强基金,能在中长周期获得正向超额。
图2:指增基金vs指数型基金对比
2019年至今对比

数据来源:Wind,2019年1月日至2025年8月18日。指增基金指的是“万得指数增强型基金指数”(885044.WI),指数型基金指的是“万得指数型基金(加权)总指数”(885037.WI)。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普通人的投资小Tips
目前,全市场共有380多只指数增强基金。如果我们要投资这类产品,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01树立风险意识
指数增强基金仍会挂钩指数,如果基金锚定的指数波动高,那基金也会呈现高波动的特点。因此,在选基金之前,要先充分了解基础指数的风险特征,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02选择合适的挂钩指数
不同指数的特征不同,各有优劣。像行业主题指数,就主攻特定赛道;宽基指数覆盖范围广泛,市场代表性更强。我们需要依据自身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指数。
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希望所选的指数有政策支持、高成长、高弹性,那像创业板指这一类成长风格的指数,就可以关注起来。
一方面,相关板块现在有比较明确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频频出台,涵盖专精特新、创新药、人工智能和其他未来产业等众多领域,相关行业指数和有所覆盖的宽基指数或将受益。
另一方面,宽松的环境也有利于成长风格。境外方面,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高;境内方面,8月初央行召开下半年工作会议,定调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03可以考虑定投买入
对于高波动的指数,其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因为短期的波动可能会掩盖增强的效果,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耐心。
如果遇到市场震荡,大家可以考虑以定投的方式,将资金分散在不同时点入场,这样做一是可以降低集中买入的“择时”风险,二是有利于平滑成本,三是有助于避免恐慌或贪婪的情绪影响决策,减少追涨杀跌的概率。
$广发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03765)$$广发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03766)$$广发创业板ETF发起式联接E(OTCFUND|019817)$
《广发投资进化论》栏目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发基金”)员工撰写,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请读者仅作参考,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栏目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仅代表在报告发布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广发基金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栏目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栏目内容版权仅为广发基金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广发基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