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牛熊周期择时理论-实战案例篇
之前文章描述过了A股牛熊周期择时理论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时间、空间、量能、估值等四个维度数据将牛熊周期进一步细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春季(熊末牛初)、夏季(牛市中期)、秋季(牛末熊初)、冬季(熊市中期)。
但光是理论还有会对不知道如何实际运用,所以在这里我也运用上一轮的牛熊市周期划分以及现在这轮牛熊市的划分来给大家详解下。
首先还是来回顾四个季节的相关特征。
春季(熊末牛初)
季节特征:
时间:距离牛市最高点时间超过10个月以上。
空间:距离牛市最高点空间超过30%,出现熊市最低点,大部分指数不再出现低点。
量能:量能出现最低点,之后不再量能不再减少。
估值:大部分指数进入低估区间。
夏季(牛市中期)
季节特征:
时间:距离春季(熊末牛初)形成超过1个月。
空间:各大指数站在年线上方,且整体上涨。
量能:量能较春季(熊末牛初)整体放量,并整体放大。
估值:估值上升为转为正常,部分开始偏高估。
秋季(牛末熊初)
季节特征:
时间:距离熊市最低点时间超过10个月以上。
空间:距离熊市最低点空间超过30%,出现牛市最高点,大部分指数不再出现高点。
量能:量能出现最高点,之后不再量能不再放大。
估值:大多数指数高估出现泡沫。
冬季(熊市中期)季节特征:
时间:距离秋季(牛末熊初)形成超过1月。
空间:各大指数跌破年线,且整体下跌。
量能:量能较秋季(牛末熊初)整体缩量,并整体下滑。
估值:估值下降为转为正常,部分开始进入低估。
看完这四个季节特征后再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共7个指数在2019-2023年这波牛熊周期轮动的实际运行图和估值图来理解。
从实际市场的截图就可以看到季节划分的非常明显,时间、空间、量能、估值有着不同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总结得出A股周期理论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周期的特征是包含这四个,但是相关细节还是会每轮有所变化,例如2019-2021年以及2024年至今的这两轮牛市,更像是非典型牛市。主要由于在夏季(牛市中期)阶段出现了重要的事件冲击,2019的影响因素是全球疫情,2024年现在这波影响的是关税。这两波直接导致到在牛市中期各大指数出现短线跌破年线,且长期不放量,不创出新高的现象出现。
当然这只是特例,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情况不一定每轮都会出现,只是根据这些历史经验我们也要知道虽然大的四季划分趋势不可改变,不可逆转,但是其中的小细节是可以变动。在用周期交易中千万不能过于死板,而且切记周期是一个区间特征,并不是某一天,某一个点的特征,要结合整体来看待。
以上为A股牛熊择时理论-实战案例篇,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也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