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股民提前做好准备吧,4000多只个股待涨,这是什么信号?今天大盘指数突破了,其实一点都不开心,因为表面上的强势只是为了掩盖主力资金背后的意图罢了。
这两天主力资金把大盘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拉的很高,白线的上涨,但是黄线始终跟不上,这说明只有少部分的指数成分股被抱团拉升,大多数的个股始终都是属于掉队的状态。
指数不断的在新高,买指数的赚钱了,但是大部分个股在亏钱,这是逼迫股民散户割肉去买指数或者指数成分股吗?
一旦股民散户底部割肉去追高高位的抱团股,主力资金很可能就是反手出货,然后高低切换,最终吸引入场的就是那些眼馋指数持续创新高的资金。
要说对于今天的A股市场有什么看法?主要说几点,股民朋友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1、不要涨了的时候去谈格局,大跌的时候去谈恐慌。很多人往往是底部的时候看到恐慌,涨上来了反而开始谈论格局了。
对于现在的大盘指数来讲,我觉得有希望和自信是好的,但是不同的阶段也该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不能盲目的去谈格局。
还记得当初大盘指数在3300点附近的时候,很多人说指数只要涨到3700点就到目标位置了,差不多就会有一定的调整了。
现在大盘指数到了3700点了,有多少人会严格执行自己的预期?(套牢亏损或者底部不涨的仓位除外),到了3700点反而开始看4000点,到了4000点反而开始看5000点等等;
但是指数真的会涨那么快吗?如果从格局上来讲,大盘从3040点涨到现在3700点,用了差不多4个多月的时间,接下来若从3700点回调到3600点下方也才是回踩一百多点的幅度,这对于主力资金来讲没有什么关系,也是属于正常的回调范围内。
但是对于很多3700点追涨进场的,高位开始加仓的人,是否有足够强大的承受能力去忍受?
所以,现在其实是考虑节奏的问题,是考虑风险和机会性价比的问题。我认可今年可能会到4000点的观点。
但是现在大家可以冷静的去思考一下,短期是一口气涨到4000点的概率高还是说先回调蓄势,再继续突破创新高的可能性更大?
再慢牛的格局下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短期回调的风险是大于机会的,所以需要做好防守准备。
2、大盘突破了3700点,但是却付出了4000多只个股待涨的代价,这个信号是告诉我们当前主力资金只能估计指数的拉升,打不开市场的赚钱氛围。
今天如果不是保险,还有券商等大金融在支撑着,整个市场早就拐头向下了,现在很多人总是担心减仓落袋之后没有上车的机会。
我觉得这种担心纯粹是多余的,A股市场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机会,只要你有足够多的仓位,不担心进不了场,但是如果你的仓位套在高位了,虽然后面也会有解套的机会,但是付出的时间成本时很高的。
早在周一的时候,我已经给大家说了不贪心这50个点的区间,当时大盘是在3650点附近,我相信能够突破3700点,但我也知道这50个点不一定会让我感到安心,所以提前进入防守了。
事实上这几天的个股几乎都是跌多涨少,反复上涨的还是那些抱团的趋势大票,这些持续涨的目的是吸引跟风盘入场,追涨者入场的后果就是为了主力能够撤退。
同样的道理,主力资金拉指数也是掩护一些资金撤退,这几天主力资金流出了不少,因为只有场外资金入场,场内资金次才能慢慢离场。
3、认为短期市场回调的另外两个因素:
(1)成交额突破2万亿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慢牛了,短期若是提示有回调的风险,很多人也觉得不会深跌,甚至还会觉得说大家都觉得调整,那主力资金就会一直拉升。
如果说主力资金预判了大家的预判,人人都觉得主力会一直持续逼空拉升的时候,大家放松了警惕,这个时候主力资金进入调整了呢?
很多人可能会措手不及,尤其是那些短期刚刚进场的投资者,所以人声鼎沸的时候,需要冷静思考,减少受外界情绪的影响。
(2)连续上涨之后,为了避免情绪进一步发酵,这两天也会主动的降温,这样周末情绪就受控制了,这才是符合慢牛的特点。
所以,敢于正视市场才是真理,每天的个股涨跌效应不会骗人,即便不是普涨的行情,若只拉升几个趋势股,目的也是吸引最后一批高位站岗icon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