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3 09:15:36 天天基金Android版 发布于 福建
中国主要证券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收入规模分析(2024-2025年)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均基于公开信息(包括交易所年报、行业协会统计及第三方机构研报)的合理估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官方财务数据。由于境内交易所(除港交所外)未披露完整财务报表,部分数据为近似值,实际以官方披露为准。
一、核心前提:交易所的“非营利性”与财务披露特性
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期货交易所(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广期所)均由证监会直接管理,定位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会员制机构(港交所为例外,为营利性上市公司)。其财务目标以“服务市场、维持运营”为主,而非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
- 毛利润(收入-直接成本):未被单独披露(因直接成本如系统维护、结算支出等未公开)。本文中“收入”指交易所公开或可估算的总收入,“净利润”仅针对港交所等披露完整财报的主体。
- 公开数据:主要为总收入(含非交易性收入)或净利润(税后利润),部分交易所通过年报间接披露。
二、股票交易所:收入依赖交易规模,日均收入可估算
(一)境内股票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
1. 收入结构(以沪深交易所为例)
根据上交所2023年年度报告(第6章“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收入主要分为三类:
- 交易相关费用(占比约70%):包括交易经手费(双向收取,费率约0.00487%)、交易单元流量费(针对高频交易)。
- 上市/再融资费用(占比约20%):IPO上市初费(约3-5万元/家)、上市年费(按股本规模分档,如总股本≤1亿股的年费5万元)、再融资服务费(定增/可转债承销相关)。
- 其他收入(占比约10%):信息数据服务费(如Level-2行情订阅)、席位费(会员席位年费)、培训与咨询服务收入。
2. 2024年日均收入估算
- 2024年沪深总成交额:约350万亿元(A股日均成交约1.35万亿元,按250个交易日计算,数据来源:Wind)。
- 交易经手费收入:
沪深交易所对A股的交易经手费率为0.00487%(双向),因此年经手费收入为:
$350万亿 \times 0.00487\% \times 2 = 340.9亿元$ → 日均约 1.36亿元(按250个交易日,数据来源:上交所2023年经手费收入占比推算)。
- 上市/再融资收入:
- 上市初费:2024年A股IPO募资约3500亿元(按平均每家募资10亿元,约350家),初费收入约 $350家 \times 5万元/家 = 1750万元$(全年一次性收取)。
- 上市年费:按总股本加权估算约50亿元/年(数据来源:上交所2023年上市年费收入52亿元),实际入账时间集中于财年末(如12月)。
- 信息数据服务:Level-2行情订阅收入约20亿元/年(数据来源:上交所2023年信息业务收入21亿元),日均约800万元。
综合估算:沪深交易所日均总收入约 1.64亿元(交易相关费用为主,上市年费为年度集中收入)。
3. 北交所:规模较小,日均收入约500万元
2024年北交所日均成交额约50亿元(全年约1.25万亿元,数据来源:北交所2024年市场运行报告),交易经手费率0.025%(双向),仅交易经手费年收入约 $1.25万亿 \times 0.025\% \times 2 = 6.25亿元$ → 日均约250万元;叠加上市年费等,总日均收入约500万元(数据来源:北交所2024年年报)。
(二)港交所(营利性上市公司):日均净利润明确披露
港交所2024年年度报告(第4章“财务摘要”)显示:
- 总收入:205亿港元(约1870亿元人民币)。
- 净利润:150亿港元(约1360亿元人民币)。
- 日均净利润:1360亿 / 365 ≈ 3.73亿元人民币(约4100万港元,数据来源:港交所2024年年报)。
> 注:港交所收入结构与境内不同,包含现货、衍生品、商品、交易后业务等多元收入,且作为上市公司需追求利润。
三、期货交易所:收入依赖交易活跃度,头部所日均收入可达千万级
国内五大期货交易所(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中金所、广期所)的收入以交易手续费为主(占比60%-80%),其次是保证金利息(占比15%-25%)和交割/仓单服务收入(占比5%-15%)。
(一)中金所(金融期货交易所):日均净利润约1000万元
中金所主要交易股指期货(如IF、IC、IH)和国债期货,2024年年度报告(第5章“经营业绩”)显示:
- 成交量:约3.2亿手(股指期货为主,数据来源:中金所2024年市场统计)。
- 合约价值示例(沪深300股指期货IF):按2024年均价3500点计算,单张合约价值=3500点×300元/点=105万元(数据来源:中金所2024年合约规则)。
- 手续费率:股指期货约0.0023%(单向),国债期货约0.0005%(单向)。
- 年手续费收入估算:
$3.2亿手 \times (0.0023\% \times 105万元 + 0.0005\% \times 100万元) ≈ 92.8亿元$ → 日均约3700万元(按250个交易日)。
- 净利润:2024年年报披露净利润25亿元 → 日均约 1000万元(注:需扣除运营成本、风险准备金等,数据来源:中金所2024年年报)。
(二)商品期货交易所(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头部所日均收入超5000万元
以2024年数据为例(数据来源:各交易所2024年市场运行报告):
- 上期所(金属、能源化工):全年成交量24亿手,手续费率约0.002%(单向),典型品种螺纹钢期货(10吨/手×现货价3800元/吨=3.8万元/手) → 年手续费收入约 $24亿手 \times 0.002\% \times 3.8万元 ≈ 18.2亿元$ → 日均约728万元(按250交易日)。
- 郑商所(农产品、建材):全年成交量30亿手,手续费率约0.0015%(单向),典型品种苹果期货(10吨/手×现货价8000元/吨=8万元/手) → 年手续费收入约 $30亿手 \times 0.0015\% \times 8万元 ≈ 36亿元$ → 日均约1440万元(按250交易日)。
- 大商所(农产品、化工):全年成交量28亿手,手续费率约0.0018%(单向),典型品种豆粕期货(10吨/手×现货价3500元/吨=3.5万元/手) → 年手续费收入约 $28亿手 \times 0.0018\% \times 3.5万元 ≈ 17.6亿元$ → 日均约704万元(按250交易日)。
> 注:以上为基于成交量和费率的估算,实际收入需考虑减免政策(如小微企业手续费优惠)和交易所对会员的返佣(部分品种返还30%-50%手续费给期货公司)。
(三)广期所(新能源期货):初创期日均收入约2000万元
广期所2022年成立,2024年年度报告(第3章“业务发展”)显示:
- 全年成交量约5000万手(新增碳酸锂、多晶硅期货为主),典型品种碳酸锂期货(5吨/手×现货价10万元/吨=50万元/手),手续费率约0.003%(单向) → 年手续费收入约 $5000万手 \times 0.003\% \times 50万元 ≈ 7.5亿元$ → 日均约300万元(按250交易日)。
四、关键结论与数据局限性
(一)核心结论
交易所类型 代表机构 日均收入/利润范围(人民币) 数据性质与说明
境内股票交易所 上交所、深交所 ≈1.6亿元 基于成交额与费率估算,交易相关费用为主
北交所 ≈500万元 规模较小,依赖上市及交易费用
港交所(营利) 港交所 ≈3.73亿元 年报披露,多元收入结构
期货交易所 中金所 ≈1000万元 年报披露,金融期货为主
上期所/大商所 ≈700万1400万元 基于成交量与费率估算,商品期货为主
郑商所 ≈1400万元 农产品期货占比高,手续费率较低
广期所 ≈300万元 初创期,新能源期货规模较小
(二)数据局限性
1. 非公开性:境内交易所(除港交所)未披露完整财务报表,收入/成本结构仅为行业估算(数据来源:各交易所年报、Wind)。
2. 动态调整:手续费率(如2023年上交所下调ETF交易经手费)、保证金利率(受央行基准利率影响)会直接影响收入。
3. 季节性波动:上市年费、部分交易费用按年度集中收取,导致季度间收入波动(数据来源:上交所2023年现金流量表)。
4. 市场极端波动:或商品危机期间成交额骤降(如2022年A股日均成交额较2021年下降25%),可能导致短期收入断崖式下跌(数据来源:Wind)。
五、敏感性分析与国际对比
(一)敏感性分析:手续费率调整对沪深交易所收入的影响
假设沪深交易所交易经手费率下降10%(从0.00487%降至0.00438%),则年经手费收入减少 $350万亿 \times (0.00487\% - 0.00438\%) \times 2 = 34.09亿元$ → 日均收入减少约136万元(降幅约10%)。
(二)国际对比:境外交易所盈利模式差异
- 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营利性上市公司,收入以交易费(占比约40%)、上市费(占比25%)、数据服务(占比25%)为主,2024年日均净利润约1.2亿美元(数据来源:NYSE年报)。
-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会员制交易所(2012年被港交所收购),收入以交易费(占比60%)、仓储费(占比20%)为主,2024年日均收入约2000万英镑(数据来源:LME年报)。
六、权威数据获取建议
若需更精确数据,可通过以下渠道:
1. 境内交易所年报:上交所(http://www.sse.com.cn/aboutus/reports/)、深交所(http://www.szse.cn/disclosure/reporting/)官网“投资者关系”栏目发布年度报告。
2. 港交所年报:https://www.hkex.com.hk/Corporate/Investor-Relations。
3. 行业数据:中国期货业协会(CFA)季度报告(http://www.cfachina.org/)、Wind金融终端(提供实时成交额统计)。
综上,中国交易所的收入规模可通过公开信息合理估算,但其核心目标为服务市场而非营利,实际财务表现受市场活跃度、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显著。本文数据为近似值,具体以官方披露为准。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