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热。

美国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小幅走低,黄金保持低位震荡。
昨晚有则大新闻,在关税暂停期到期前几个小时,特总将对华关税期限再延长90天,也就是到11月初。
但美国股市、美元、人民币都没出现太大波澜。因为市场大概率已经把延期当作基准情境。未来可能只有坏消息才会引发大波动,但这也会使得短期风险平衡变得更脆弱。
贝森特曾经表过态,说双方已具备达成协议的基础,他对未来的谈判路径“持乐观态度”。但这个说辞更像谈判气氛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明确的交易信号。
A股今天(周二)结构性回调了一下,大盘涨但是个股跌多涨少,细分热点很活跃,债市倒是先回调了。
美股这边,重头戏在今晚的7月CPI数据。对美股来说,此前因为非农就业数据下修的问题导致市场对降息预期大幅提升,从40%直接拉升到90%以上,这种预期是比较极端的。
特总这之后直接以“造假”为由撤换了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
民生的研报提到,数据出现偏差也有裁员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通胀分项数据是通过估算得来,6月估算的部分占比已经超过1/3(正常在10%左右)。

这个说法可能出自Apollo的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的博客。


但这种理解似乎有些偏差。从BLS自己给的统计来看,35%指的是,在所有估算数据中,使用Different cell这种方法的比例达到了35%,而不是指CPI数据里估算比例达到35%。另外,BLS自己似乎没有公布过CPI中有多少数据是估算的。

BLS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对无法采样的商品进行估算,分别是Home cell、Different cell和Carry forward。
Home cell是最常用的方法,使用缺失商品所在同一类别和同一地理位置的其他采样商品的平均价格变化来估算。
Different cell相对较差,使用来自其他地理区域的同一商品的价格或使用来自同一地理区域的相关联商品价格进行估算。
Carry forward是直接复制上个月的价格变化。
因此,客观来说,使用更多的Different cell方法确实降低了CPI质量,毕竟不同地区的市场会有差异,可能不具有代表性。而且关税又加剧了这一问题,如果相关联的商品未被征收关税,那么估算就可能忽视关税导致的价格上涨。但更换估算方法应该还不至于造成前文提到的那种严重后果。
而BLS转为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倒确实是联邦政府冻结招聘和削减开支。
今年4月和6月BLS已经分别宣布停止3个市的数据收集工作。7月底,BLS又宣布将在剩余的72个地区,平均减少15%的样本数据采集。
尽管BLS试图表明新方法仍然是无偏的,说使用了一个排除这3个城市的样本,测算发现和官方数据的差异平均不到1个基点。但他们无法否认数据波动性会变大,并且数据也没有考虑之后减少的15%样本的影响,另外,如果Different cell估算方法的比例继续增加,也无法保证结果会保持无偏。
总的来说,虽然没有市场传得那么严重,CPI数据质量确实在恶化,确实需要谨慎。至于新的CPI数据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留待明天来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交流。

#每日信息前沿##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创新药赛道火爆:机构调研+资金加仓##医疗器械拐点:政策松绑推动估值修复##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易方达中债新综指发起式(LOF)A(OTCFUND|161119)$$南方纳斯达克100指数发起(QDII)A(OTCFUND|016452)$$易方达纳斯达克100ETF联接(QDII-LOF)A(人民币)(OTCFUND|161130)$$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混合(QDII)人民币A(OTCFUND|012920)$$汇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人民币A(OTCFUND|006308)$$易方达中短期美元债(QDII)A人民币(OTCFUND|007360)$$易方达中短期美元债(QDII)C人民币(OTCFUND|00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