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由于前期内卷严重而成为本轮重点整治对象的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或将先行走出下行周期。
事件:
8月11日,A股三大指数均上涨。板块方面,电力设备、通信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399976.SZ)全天涨幅为3.33%。
G+解读:
消息面上,据每日经济新闻,枧下窝矿区采矿端将于8月10日停止采矿,短期内没有复产计划。枧下窝矿区主要是产碳酸锂,一期项目年产碳酸锂可达4.2万吨。停产后,国内碳酸锂月产量减少约8%。碳酸锂作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重要上游材料,带动新能源车产业链上涨。
财通证券分析称,江西多个锂矿或因矿证审批流程也面临停产可能,或导致每月7000吨至8000吨碳酸锂当量受到影响。瓷土矿转锂土矿对应税率也将大幅提高成本,叠加9-11月传统旺季供需更紧,多重因素推高碳酸锂价格。
政策方面,本轮“反内卷”剑指光伏、汽车等新的领域,更加侧重于“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而非“过剩产能化解”。上述行业低端产能扩张受限,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基本面上,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7万辆,同比增长12.0%;1-7月累计零售645.5万辆,增长29.5%。7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为54.0%,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行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有望冲击1650万辆,增速接近30%,内需有望达到1500万辆,渗透率超过55%。
此外,储能市场发展迅猛,对锂矿需求同样旺盛。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大增68%。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65GWh,同比增幅高达128%,增速远超动力电池的49%。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认为:“本轮‘反内卷’着重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政绩观、实施好反不正当竞争法,鼓励企业通过整合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如政策得到强有力的落实,将有利于头部企业整合资源、规避无序竞争,从而改善供需关系、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行业上看,由于前期内卷严重而成为本轮重点整治对象的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或将先行走出下行周期。”
投资小贴士:
从历史走势看,新能源板块标的整体波动较大,若投资者长期看好该板块,或可采取适时、逢低、定投的方式关注:
相关产品
$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A(OTCFUND|009067)$
$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C(OTCFUND|009068)$
$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A(OTCFUND|160225)$
$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C(OTCFUND|014997)$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3601)$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3602)$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发起联接E(OTCFUND|021698)$
#七部门联合推动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突破##OpenAI推出GPT-5 或提振AI投资热情##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
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基金为 ETF 联接基金,目标 ETF 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 ETF 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
国泰国证新能源汽车指数(LOF)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国泰中证光伏产业ETF联接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
风险提示:指数/板块短期涨跌幅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依据。提及的国泰消费优选股票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产品。提及的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理论上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该产品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投资人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投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基金定投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基金定投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的固有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