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的化工板块,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冰火两重天”态势。一方面,全球宏观经济复苏步伐的不确定性,叠加部分基础化工品产能周期的压力,使得大宗通用化学品领域持续承压,价格波动频繁,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需求端的观望情绪,尤其在传统下游如建筑、纺织等领域,尚未见到强劲的复苏信号,传导至上游,形成了一定的库存消化压力。
然而,亮点在细分赛道中迸发。与新能源、电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速发展领域深度绑定的高端精细化工品和特种材料,需求则展现出强劲的韧性甚至爆发力。例如,用于锂电池的高纯度电解质、新型添加剂,用于半导体制造的电子级化学品和光刻胶配套材料,以及服务于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基合成中间体等,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资本市场的目光也明显向这些具有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属性的领域倾斜,相关企业的估值逻辑与传统大宗化工品显著分化。
技术迭代与绿色转型的“双轮驱动”效应日益显著。我们看到,头部企业不仅在产品结构上向高端化跃迁,在生产方式上也加速拥抱数字化和低碳化。通过工艺优化、催化技术创新以及绿电、绿氢的应用,降耗与碳排放,正从单纯的合规成本投入,逐步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力来源。政策端对“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临近,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的紧迫性,倒逼产业升级。
总体而言,当下的化工行业单纯依靠产能扩张和规模效应的传统模式面临挑战,而聚焦于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产业链协同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正逐渐掌握主动权。行业的未来图景,将是“强者恒强”与“新锐崛起”并存,当前我关注的侧重点依旧是制冷剂相关的氟化工以及稀土相关的稀有金属,以化工有色为代表的周期成长行业仍是我们的核心能力圈,也是我们持续看好的方向。
#基金经理说#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8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