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的浪潮中,算力的“基石”作用愈发凸显。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算力板块受到AI大模型快速发展、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英伟达等芯片厂商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推动,呈现出强劲的上涨动能。截至2025年8月4日,AI算力指数近1年涨幅达108.23%。(指数业绩来源:Wind,AI算力板块指数代码:8841678.WI,指数业绩区间:2024.8.5-2025.8.4。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想必不少投资者小伙伴们也和小编一样陷入“纠结”的情绪,后续算力赛道是会一路高歌、还是偃旗息鼓?是选择继续坚守、还是落袋为安?面对这种情绪,我们更需要厘清行业发展的主线脉络,从而做出理性决策。
行情解读
近年来,算力赛道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整体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增长态势。
(1)政策助推:政策方面,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算力平台建设,明确提出要打造集成多方算力资源和开发平台的算力服务,鼓励各地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普惠算力资源,“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算力资源全国协同;
(2)需求激增:市场需求方面,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迈向深水区,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智慧医疗、金融科技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对强大、稳定、低延时的算力支撑需求显著增加。IDC研究表明,全球数据量呈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至393.8ZB,达到2018年的9.8倍。且在2024-2028五年间所生成的数据量,至少是过去10年的2.2倍,国别方面,中国数据量增速将位居全球首位。(数据来源:Cloudscene, IDC, Garnter,华泰研究,2025.4.25)

(3)资金涌入:全球开启算力军备竞赛,海内外大厂纷纷加大算力资本开支,保障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5月,阿联酋AI公司G42、OpenAI、甲骨文、英伟达、软银和思科宣布共同打造“星际之门阿联酋”(Stargate UAE);2025年7月,甲骨文与OpenAI 已达成协议,将在美国增加4.5GW 的Stargate 数据中心容量。谷歌云2025年Q2单季资本开支达224亿美元,运营利润率提升至20.7%;微软Azure AI服务收入同比增速达157%。这些数据表明,AI算力投资已转化为实际盈利能力,且资本支出的持续增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Deepseek引发国内科技公司的AI投资浪潮,国内大厂的资本支出同样快速增长,且AI相关投入已成为资本支出的核心方向之一。阿里、腾讯等头部企业已明确未来三年的AI投资计划,预计将带动国产算力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数据来源:Bloomberg,华泰研究,万联证券,2025.4.25)
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其核心驱动力——大语言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迭代进化。然而,这场智能革命的背后,是一场围绕算力展开的军备竞赛。大模型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重塑并催生了一条庞大且精密的产业链。
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刘小明认为:“算力即国力”这一说法,形象地体现了算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重要地位。AI算力赛道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波动中展现出强劲韧性。随着国内AI大模型迭代、端侧AI设备的兴起,算力需求持续飙升,已成为又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投资锦囊
算力赛道的机会是当前全球确定性较强的投资主线之一,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投资A股算力赛道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
小编也为大家送上几个投资锦囊,帮助大家面对行情震荡——
l 如果你看好算力赛道的发展前景,而市场又持续震荡,可以考虑定投或逢低加仓,尽量在市场低位积攒份额,力求降低整体的持有成本;
l 如果当前市场点位相对较高,也建议大家也可以考虑保留一定比例的仓位,算力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位投资者小伙伴不妨也保持长期投资的视角,力求更好地享受数字经济时代的红利。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基金定投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投资方式,基金定投不能规避投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更不是替代储蓄的理财方式,投资者在基金定投时需要注意基金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寻找符合自身投资习惯和投资风格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