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昨天指数整体表现正常,盘中有所下探,收盘回升。上证指数创年内新高,成交量放大至1.8万亿以上。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一方面是对关税展期的担忧,时间节点接近8月12号。此外,特朗普对部分芯片产品加征关税,以及俄罗斯石油问题尚未解决,印度已加征关税,未来是否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尚不明朗,整体市场风险偏好受到一定影响。
从盘面来看,高位方向,比如创新药、海外算力,以及近期涨幅较大的军工,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调。这种高位板块的回调对情绪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整个市场的进攻欲望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了。这其实也符合我们的判断,之前就提到8月中上旬整体还是一个震荡的格局,接近前期高点,本身压力会比较大,要进一步突破其实需要各个方向共振向上进攻。
而现在我们看到资金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犹豫和分歧,比如昨天看到高位方向回调的现象,没有出现强上强的状态,而是去找低位的一些方向做轮动。这一方面确实说明,现在资金还是比较谨慎,包括前期提到的融资余额接近历史高点,2万亿左右。大家对杠杆资金还是有些担忧,万一市场上涨动能不足,进入下跌或回调通道,杠杆资金可能成为风险点,出现“多杀多”的状态。所以对这种担心可能还是有一些的。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说明行情远未到达极致或过热,还是一个比较温和的状态。所以在这个阶段,我觉得维持信心就行。只要大家的信心不丢失,这个阶段震荡消化,哪怕维持十来个交易日都不是太大问题。等到不确定性完全消除后,再汇聚力量共振向上突破,成功概率会更大一些。
【新消费观点】
昨天板块方面,有色、美容护理和房地产表现较好。有色主要因为稀土题材表现突出,美容护理则代表新消费的反弹。新消费已经调整了较长时间,回想五六月份,最火的两个方向是创新药和新消费。创新药持续创新高,而新消费经历了较明显的中期调整,现在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相对充分了。在当前位置,新消费有一定重新启动的机会,甚至可能迎来新一波表现。尤其是港股的潮玩龙头已经创了新高,有龙头带队,这个方向值得关注。至于地产,就是一个低位反弹,没有特别的逻辑。
【创新药观点】
昨天市场比较关注的是创新药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从技术层面看,如果以港股创新药为代表,前期小低点是8月4号,若跌破这个低点,可能会形成潜在双顶,板块有一定进入中期调整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适当减仓,待板块走稳后再考虑重新介入。
市场可能会从基本面寻找解读,例如特朗普可能对医药领域加征关税的潜在风险,或威胁十几家大型药企降价等。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对于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其实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利空。
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前期涨幅较大、位置偏高,筹码结构已不如之前稳定。这一波上涨更多是由非医药类基金推动,比如公募基金中的非医药基金或全市场基金,但这些资金对该方向并没有深度信仰。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叠加已有一定收益,它们选择获利了结是正常行为。因此,在当前时点,这类资金可能会离场,从而引发较大调整,我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
之前大家常说创新药没有机会介入,如果回调10%或20%,可能就是一个重新上车的机会。前面等不到这样的回调,现在若真的出现,就需要分开来看:从技术上说,这可能是中期调整,短期需回避;但从中长期看,产业没有问题。如果调整到一定幅度,可能是重新加仓和布局的机会,关键在于把握时间和空间的平衡。
【其他方向观点】
其他方向上,昨日主题板块整体表现一般,比如军工、机器人、算力中的液冷等,整体处于休整状态,虽跌幅不如创新药明显,但短期也进入调整周期。相对较好的题材是稀土、芯片,还有一些脑机接口的异动。稀土和芯片是之前提示过的逻辑较强的方向,位置相对不高,因此当高位题材休息时,它们被资金轮动也属正常。
【海外算力观点】
AI这边,海外算力硬件近期走势较疲弱,但每次下跌幅度较大时都有资金承接。作为产业趋势较强的方向,指望其出现大幅调整可能性较小,但整体走势与创新药有些类似,高位形成双顶的可能性存在,若跌破重要趋势线,也可能进入中期调整。
【AI应用观点,GPT-5点评】
在AI应用方向,当前仍围绕GPT-5展开博弈。关于GPT-5,昨天刚发布,要客观全面评价还需一段时间测试。目前初步印象是:首先,它是一个统一、简化的融合模型,用户使用上更友好;其次,能力上实现了全面提升,各项测评指标均达到最优。
提升幅度有所不同,并未出现断层式领先。但编程能力有明显补足,原本OpenAI在编程能力上弱于Claude等模型,如今已提升至最先进水平,尤其大幅降低了幻觉率和欺骗率。这对AI应用的落地至关重要。高幻觉率会成为落地障碍,而这一突破对AI应用是显著提升。此外,定价超预期,相对较便宜,降低了使用成本,这是其主要优势。
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跃阶式提升或核弹级震撼,未达到这一层级。它也并非统一的多模态或全模态模型,无法实现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全模态输入输出,复杂工具调用能力尚不明显,与最高预期有一定差距。
不过,需要认识到模型能力的提升越往后难度越高,但这并不影响其在通向通用人工智能顶峰的过程中,沿途撒下大量应用的种子。这一模型对后续应用的落地依然有明显助力。
【新质驱动组合后续调仓规划】
从组合层面来看,后续仍将维持较高的AI应用配置。对于创新药和算力方向,则需视其变化而定,若出现中期调整,可能适当降低仓位。而军工和半导体仍然是看好的方向,组合中这两部分的仓位预计不会有变化。后续将根据上述情况对组合结构进行一定的微调。
同步一下我的实盘发车计划
# 最近一次发车时间:8月1日
# 发车数量:1车
# 跟投:5000元

# 发车组合: $万家非凡新质驱动$
# 组合行业配置思路如下:
Tier 1:政策与产业趋势共振,产业发展较成熟,有成建制的投资标的,如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半导体国产化、新能源、高端制造等
Tier 2:产业处于较早期阶段,但具备确定性或空间巨大,开始形成产业链,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
Tier 3:处于偏概念阶段,市场以主题投资为主,如量子技术
# 整体发车规划:
我们将综合考量股债性价比、A股的估值周期,以及技术面的短期偏离度等定量指标,与定性研判相结合,采用每周不定期发车模式,分批投入,在1-3年左右时间内完成一轮200车发车计划,带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成果。
具体发车规划如下:
播种区:恐慌时更兴奋,把握“天时”,更多地撒种子(每周发2车,买入权益类组合)
耕作区:努力耕耘,在平淡中积累超额收益(每周发1车,买入权益类组合)
收获区:分批兑现,为下一次播种留出种子(不发车或止盈,转入货币、固收类组合)
大家可以点击一下这里的链接 $万家非凡新质驱动$,然后【订阅】一下我们的发车提醒,每次发车都能收到短信提醒。

最后,还是感谢各位基友的支持,继1季度入选天天社区【热心圈友榜】之后,2季度再度上榜。未来,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为大家输出有价值、接地气的观点。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万家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提供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但不保证投顾账户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组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万家基金提醒投资者接受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需要做出投资决策,投顾账户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需谨慎。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七部门联合推动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突破##OpenAI推出GPT-5 或提振AI投资热情##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