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8月7日,沪指再创阶段新高,创指、深成指弱势震荡。盘面上,稀土永磁板块午后爆发,半导体板块持续强势,医疗器械板块活跃,医药股集体调整,创新药方向领跌,光伏板块走弱,PEEK材料概念陷入回调。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30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8255亿,较昨日放量914亿。
截止收盘,沪指涨0.16%,报3639.67点;深成指跌0.18%,报11157.94点;创指跌0.68%,报2342.86点。
板块上,能源设备、航空、休闲用品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生物科技、化纤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在银行等权重板块的护盘作用下,沪指迎来连续反弹,再创阶段新高,而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弱势震荡。指数未能迎来共振,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反映当前板块内部存在一定的分歧,或仍需进一步消化。目前国内各项存量政策持续发力,市场资金面宽松,经济基本面企稳修复中,在此环境下资金风险偏好逐步回升,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或将延续。
中长期维度来看,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预计后续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的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阶段性高点。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8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盘面上,科网股涨跌不一,内房股走强,黄金股普涨,脑机接口概念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69%报25081.63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26%报5546.73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55%报8981.73点,大市成交2457.48亿港元。南向资金小幅净买入6.61亿港元。
板块上,房地产、可选消费、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医药生物、军工、电气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下探后回升,午后维持震荡走势,恒指重回25000点上方,市场情绪逐步回升。海外方面,美国总统表示,美国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的关税,或将短期内加剧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出口压力。
近期中美关税的谈判进展引发市场关注,虽然具体税率还存在不确定性,但伴随关税后续有望逐步落地,关税对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有望减弱,对经济的潜在冲击尚可预期。海外方面,美国经济韧性尚存、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修复,流动性宽裕的大逻辑未发生显著变化,港股估值性价比凸显。后续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C(OTCFUND|022694)$
— 债市 —
8月7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报119.38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5%报108.615元,5年期主力合约涨0.05%报105.830元,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于102.374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8月7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0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1607亿元,中标量1607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2832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1225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集体下行。隔夜品种下行0.1BP报1.315%;7天期下行0.8BP报1.434%;14天期下行1.5BP报1.479%,创2023年1月以来新低;1个月期下行0.4BP报1.529%,创2022年9月以来新低。
今日现券期货整体震荡偏强,午后强势有所收敛,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银行间流动性仍平稳偏松,不过供给宽松程度略显边际收敛。今日出炉的7月贸易数据好于预期,压制债市收益率降幅缩窄。预计月初时段过后,债市流动性将会进入相对平衡的阶段。
$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C(OTCFUND|01984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8月7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