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期货、期权交易所的主机交易托管服务(主机托管机架)是支撑高频交易、数据备份及业务连续性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设计围绕低延迟、高可用、强合规三大目标展开。结合行业最新实践(2025年上半年招标数据)、监管要求及技术演进趋势,本文从技术架构、设备配置到运维管理进行系统性解析,旨在为行业提供可参考的技术白皮书模板。
一、基础设施层:从物理底座到网络联接的精密支撑
1.1 物理机架结构:高密、冗余与灾备一体化设计
作为托管服务的物理底座,机架结构需同时满足空间效率、散热性能及灾难恢复要求,其设计要点如下:
(1)机柜规格与布局
- 标准机柜:当前主流采用42U工业级标准机柜(符合EIA-310国际标准),深度≥1200mm,支持19英寸设备安装,配备抗震导轨、盲板及模块化线缆管理系统,保障设备稳定与布线规范。部分超算/AI场景已试点48U机柜(如中金所AI量化交易专区),以容纳更多GPU/NPU加速卡,适配高频策略算力需求。
- 设备部署:为压缩交易延迟,普遍采用1U/2U高密度机架式服务器(如戴尔PowerEdge R650、华为鲲鹏920服务器),单机柜功率密度从传统8kW提升至15-20kW(液冷技术支持下)。
- 灾备体系:严格遵循“本地-同城-异地”三级架构(符合《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GB/T 28827-2022),明确RTO(恢复时间目标)≤30分钟、RPO(恢复点目标)≤5分钟。例如红塔证券昆明灾备机房与主中心采用“双活架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确保极端情况下业务无缝切换。
(2)供电与散热系统
- 供电保障:采用双路冗余设计(A/B路独立UPS+柴油发电机),单服务器配备双电源模块(≥2×2000W),支持热插拔,避免单点故障。关键设备(如撮合引擎)额外配置锂电池备用电源(LBS),确保断电后维持核心交易10秒以上。
- 散热优化:高密度计算节点(如AI服务器)引入冷板式液冷技术(间接接触式,主流方案),通过冷却液在服务器主板冷板中循环带走热量,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控制在1.15以下(传统风冷约1.6-1.8)。浸没式液相变技术仍在试点阶段(如上期所贵金属交易区测试),适用于更高功率密度场景(≥35kW/柜)。
1.2 网络连接架构:直连核心与超低延迟保障
网络是交易指令传输的“生命线”,其设计以低延迟、高可靠、强隔离为核心目标:
(1)拓扑与延迟控制
- 直连核心交易系统:托管机架通过交易所局域网(LAN)一跳直达撮合引擎,物理距离≤30米(如沪深交易所金桥/张江机房),网络延迟≤0.05ms(含协议栈处理),满足高频交易“微秒级响应”需求。
- 同城灾备互联:主备数据中心间采用暗光纤专线(Dark Fiber)直连,支持25G/100G光模块(头部券商已批量部署),数据同步延迟<30ms,保障主备机房快速切换。
(2)设备与隔离策略
- 网络设备选型:接入层部署低延迟交换机(如华为CE6865系列),支持VXLAN/Geneve隧道协议(适应云网融合趋势),核心层配置硬件防火墙(如天融信TopSec)及HSM(Hardware Security Module,硬件安全模块),实现不同客户流量物理隔离与加密认证。
- 抗攻击能力:网络设备内置DDoS防护引擎,抵御能力≥1.5Tbps(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三级要求),并通过每年第三方渗透测试验证防护有效性。
二、安全合规层:监管硬约束与数据主权保障
2.1 监管合规要求
交易所托管服务需满足多重监管硬性要求,覆盖物理安全、数据安全及运维审计全流程:
- 物理隔离:沪深交易所明确规定托管资源需独立机柜或区域,禁止与非交易业务混用(如办公终端、测试服务器),避免资源竞争与干扰(《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日志与审计:所有操作日志(包括设备开关机、配置修改、流量访问)需实时写入只读存储,保存期限≥20年,支持监管机构实时调阅(《证券及期货条例》)。
- 数据本地化:金融交易数据(如订单、行情)严格本地化存储,跨境传输需经网信办安全评估(《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例如香港业务需通过HKMA(香港金融管理局)认证的Tier III+机房托管,确保数据主权。
2.2 安全技术措施
- 边界防护:托管区与非托管区通过防火墙+网闸双层隔离,防火墙策略按“最小权限原则”配置,仅开放交易必需端口(如TCP 443、9092)。
- 身份认证:设备访问采用“双因素认证(2FA)”+生物识别(指纹/虹膜),远程管理需通过堡垒机审计,操作记录不可篡改。
- 加密传输:交易数据在网络层采用TLS 1.3加密,存储层使用AES-256加密,密钥由HSM集中管理,防止泄露风险。
三、硬件支撑层:国产化与高性能的协同演进
基于华福证券、财信证券2025年上半年招标文件,托管机架核心设备呈现国产芯片主导、高性能存储与加速计算并行的特点,具体配置如下:

注:国产芯片(鲲鹏、海光、昇腾)占比显著提升(如华福证券90%服务器采用国产芯),符合金融信创一期试点要求(银发〔2023〕128号)。
四、运维管理层:智能化与混合云协同
4.1 远程与自动化运维
- 带外管理:服务器集成iDRAC/iLO接口,支持与操作系统无关的远程开关机、固件更新,故障处理效率提升70%。
- 智能监控:部署AI预测性维护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温湿度、功耗、设备状态等数据,提前3-7天预警硬件故障(如硬盘即将损坏),降低宕机风险。
- 自动化巡检:采用脚本工具(如Ansible)实现配置自动核查、日志自动分析,人工巡检频次从每日1次降至每周1次。
4.2 混合云集成
非核心业务(如客户行为分析、行情推送)探索公有云部署,但清算、交易撮合等核心系统严格保留在物理机架。部分交易所试点“云边协同”模式,边缘节点(如券商营业部)通过5G切片连接托管中心,实现低延迟行情分发。
五、未来演进方向
5.1 技术创新趋势
- 异构计算融合:GPU+FPGA+NPU协同调度方案(如新华三H3C UniServer R5500 G6)逐步落地,支撑高频策略、期权定价等复杂计算。
- 绿色低碳:探索光伏供电+储能系统(如深交所光明数据中心试点),结合液冷技术将PUE进一步降至1.1以下。
- 量子加密通信:部分交易所(如郑商所)启动量子密钥分发(QKD)试点,保障交易数据传输绝对安全。
5.2 政策驱动要求
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2030年将重点推进:
- 托管机房信创化率≥90%(2025年目标);
- 核心系统故障切换时间≤10ms(2027年目标);
- 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占比≥50%(2030年目标)。
结论
中国金融交易所主机托管机架是“底座-防护-功能-管控”四位一体的精密系统工程:
- 基础设施层通过高密机柜、液冷供电保障硬件稳定;
- 网络层以直连核心、暗光纤实现超低延迟;
- 安全合规层依托物理隔离、等保三级满足监管硬约束;
- 硬件支撑层借助国产芯片、AI加速支撑高频交易;
- 运维管理层通过智能监控、混合云提升效率。
未来,随着异构计算、量子加密、绿色低碳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主机托管服务将进一步赋能交易效率提升与系统可靠性升级,成为中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