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今年医药赛道飞起,为何中药爬升的缓慢?
创新药技术爆发加速:创新药企借助AI技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从平均10年降至2年),并凭借专利优势实现高价出海。而中药产业仍处于"守正创新"转型初期,研发周期长且国际化突破有限。
政策红利倾斜方向不同:创新药明确受益于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海外资质加速审批等政策,而中药虽获"十四五"规划支持,但落地细则(如经典名方开发、药材标准化)仍需时间推进。
资本关注度分化
机构持仓偏好转移:当前医疗板块机构持仓集中于创新药(尤其ADC、PD-1等前沿领域),中药板块因回报周期长导致资金配置比例偏低。
短期题材催化差异:创新药受益于"出海成功案例激增+AI降本"双重叙事,而中药涨价预期尚未形成规模性行情。
2、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多维度的,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创新药政策的改革成效显著。 药品审批效率经历了革命性提升,创新药上市周期从平均10年缩短至3-5年,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48个1类新药(同比增长20%)。医保动态调整机制使创新药进医保周期压缩至1年,2025年将推出首版丙类药品目录,有望通过"基本医保+商保"协同机制解决高值药支付难题。
同时,差异化支付政策切实落地为创新药提供了利润保障。 包括DRG/DIP除外支付规则的实施以及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模式的探索,都为创新药价值提供了合理回报空间。2024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重点覆盖肿瘤和罕见病等领域,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DRG除外支付、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模式为创新药提供利润保障,2024版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与罕见病领域。
叠加前沿疗法迎来了研发成果的集中兑现期。 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等尖端技术进入收获阶段。创新药BD爆发标志着行业从「研发投入期」进入「全球变现期」,技术突破(临床优势)+模式创新(深度绑定)+资本催化(首付款驱动)构成黄金三角。
综上所述,在政策红利释放、支付环境优化和技术成果转化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估值提升和业绩兑现的双重驱动周期。
3、白酒近期大幅反弹的原因是什么?白酒行业未来表现如何,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近期白酒板块有所表现,更多源于交易层面因素。
在整体市场波动加剧、热点板块轮动频繁的背景下,白酒板块呈现出明显的反弹趋势,部分头部酒企股价回升幅度超过10%。我们认为这种反弹是资金在市场中寻求确定性资产的结果,在经济复苏节奏放缓、部分行业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白酒作为低估值、高股息的传统防御性板块,受到资金青睐。当下白酒的投资逻辑已发生显著变化,交易层面因素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从基本面分析,行业仍处于寻底过程。禁酒令持续压缩消费场景,使得白酒需求减少,也导致二季度板块业绩压力凸显,预计下半年业绩依旧承压。禁酒令影响已反应在市场预期之内,预计基本面底部或在下半年出现。
但从交易层面看,白酒板块估值处于近五年低位;公募基金持仓也创新低,筹码结构良好,市场抛压较小;且股息率较高,已成为众多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配置的优质选择。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活动,我们会持续回答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哦!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市场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鹏华中证医药卫生(LOF)C(OTCFUND|010366)$$鹏华中证医药卫生(LOF)A(OTCFUND|160635)$$鹏华酒C(OTCFUND|0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