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领域“利好”消息不断!

8月3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
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
低空经济是以航空器为核心,与农业、物流、交通、文旅、城市管理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航空+传统产业”的组合式经济生态,对于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有很大的助力。
低空经济 vs 军工:
低空经济并非军工产业的一部分,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军工产业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发展的正循环。同时低空经济中的关键技术(如无人机导航、航空材料、通信系统)可能源自军工技术。
低空经济 vs 无人机产业链:
低空经济包含多个子领域,除无人机以外,还包括eVTOL及传统通航航空器等领域。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生态,涉及到上游、中游、下游及支撑环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低空经济概念是如何“起飞”的?
低空经济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国,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打造,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并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低空经济的“起飞”离不开政策的全方位支持。
1.中央政策: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推动“低空+物流配送”、“低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应急救援”等规模化发展。
2.地方政策:
多个省市已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各地正在加速低空基础设施如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场地等的建设。
政府通过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来支持相关企业的发展,例如深圳搭建了约2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山西省推出了50亿元规模的通用航空业发展基金。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中国民航局提出,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元,年增速约20%-30%。部分智库(如赛迪顾问)预测,到2035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或达5万亿元。

低空+赛道投资价值有多大?
展望低空经济赛道的未来发展,新的政策支持、新的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的重大能力提升、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等都有可能成为市场的催化因素。
我们长期看好赛道投资机会。但同时短期看,部分标的短期涨幅较大,或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
细分领域来看,低空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运输、应急救援、旅游等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这些细分赛道都值得重点关注。
(上述观点、看法、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变化,个股/基金信息仅作为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投资目标,对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股票C(OTCFUND|005928)$
$创金合信专精特新股票发起C(OTCFUND|014737)$
#投资#
#基金#
#低空经济迎密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