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机构投资者的工具:MVPCT框架
MVPCT 是资产配置的五大核心维度缩写,用于系统性评估资产价值。其中MVPCT分别是5个维度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Macro(宏观)、Valuation(估值)、Policy(政策)、Capital Flow(资金流),Technical(技术分析)。
1. Macro(宏观):经济周期的指南针。核心指标:GDP增速、通胀、PMI、工业生产、金融数据、进出口数据等。意在刻画经济周期的位置,来判断宏观环境更利于哪一类资产。例如经济下行时通常利空原油/工业金属,利好国债。
2. Policy(政策):市场的“有形之手”。跟踪重点:货币政策(政策利率/准备金)、财政政策(赤字/补贴)、产业政策。意在分析市场的流动性是否宽裕,哪些方向将边际改善。例如美国关税传导至通胀会导致联储降息推迟,压制全球流动性。比如中国“以旧换新”补贴退坡可能会导致消费股盈利预期下调。
3. Valuation(估值):资产的“价格标签”。核心方法:股债性价比、市盈率/市净率分位数、信用利差。意在观察资产价格的温度,分析宏观政策所利好和利空的方向有多少已经被市场定价。
4. Capital Flow(资金流):真金白银的方向。监测对象:北向资金、ETF申购、主力机构仓位、险资持仓、公募重仓。意在分析机构资金的行为。比如央行购金量连续18个月增长可能意味着黄金配置价值持续,比如债券基金久期下降可能意味着机构在撤出利率债市场。
5. Technical(技术面):市场情绪的体温计。关键工具:均线系统、RSI超买超卖、波动率指数(VIX),意在观察短期是否拥挤,中期趋势是否转弱。
由此可见,MVPCT更强调多维验证,避免单一指标误判。相较于美林时钟等传统框架,MVPCT增加 资金流+技术面,避免纯宏观滞后性。
普通投资者使用时,可以优先关注 Macro(宏观)+ Policy(政策),决定80%方向;用 Valuation(估值)避免追高,用Capital Flow(资金流)来判断大资金的方向,用Technical(技术面)进行短期择时。
MVPCT不是预测水晶球,而是减少决策盲区的工具箱。
Macro(宏观)+ Policy(政策)
全球来看,由于美国负面政策的拖累,海外经济在2025年下半年整体可能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年初全球周期有复苏迹象,但4月贸易战打断趋势,直接冲击了全球信心。对于不太涉及抢出口的经济体而言,其工业生产活动已经在二季度有所回落;涉及抢出口的经济体,其生产活动在二季度初仍然偏强。但在2025年三季度,前期的抢出口和加库存也可能翻转成为拖累。
美国经济本质上是遇到一次外生的政策拖累,包括关税和反移民等,关税对消费的抑制还在逐步发酵过程中。这是因为关税从4月开始加征,但有效税率预计是在4-6月逐步上升的,这是因为运输时间、报税时滞所导致的。此外,企业在消耗一波库存以后,也面临着最终提价的选择。目前我们看到了关税引起的通胀效应终于在数据中有了明显的体现,下半年美国增速可能继续降温至略低于潜在趋势。
上行风险是美国政策彻底转向,例如近期《BBB法案》的进展使得政策可能更大力度刺激经济。耶鲁大学研究认为,2025-2027年,法案或使年均实际GDP增速提高0.2个点,2026-2027年效果最大可达0.6%;对通胀影响较温和;或使明年10年美债利率上行约11个基点。中长期受到债务挤出效应的影响,GDP增速倾向回落。下行风险是出现负面供给冲击而美联储反应偏慢。
欧洲基本面仍好且政策整体支持,房地产也表现较好,欧洲增长可能缓慢复苏,这也是欧洲区别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维度。
如果展望2026年,更重要的变化或将是财政。2026年可能出现美欧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货币双宽松的状态,届时海外制造业周期复苏可能重启。
整体而言,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本来初步发生的全球制造业复苏被关税人为打断、迟滞。如果全球经济能够平稳度过2025年下半年这一段不温不火的状态,那么2026年海外经济或将趋于转好。
因此,从经济和政策的视角,短期内欧洲(德国)的评分是中性偏正面,略优于美国中性偏负面,但是在2026年可能会由于政策转向宽松同时利好于美国和欧洲。
我国来看,上半年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实际GDP增速表现较好,二季度GDP增速5.2%仍然保持在目标以上。需求侧看出口和政府支持领域形成带动,但居民内生需求不足、企业产能利用率偏低和价格偏弱的格局没有变化。
从统计局数据来看,经济供需均稳定,其中出货值同比走平,关税冲击没有进一步恶化,内需中基建、社零(主要是以旧换新类带动)有韧性(6月餐饮严重下滑,但总体中枢依旧高于去年),地产则仍然低迷。
金融数据来看也验证了这个观点,今年以来的社融总量好转仍然体现出明显的政府融资的带动以及供给端的支持,居民融资维持低迷。
政策方面,上半年经济增速总体5.3%,那么下半年只需要4.7%就行了。
从政府存款的数据看,目前仍然有较多累计,与此同时,虽然年初放松的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审核,但地方用于项目的普通专项债发行未见提速。
6月开始主要经济省份普遍将以旧换新补贴改为每日限额的模式,目标是能够将政策延续至年底。这意味着补贴强度将下降。另一方面,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存在透支效应。
总体来说,经济在这个位置,而新一轮需求侧刺激的急迫性可能也不强。下半年结构上还是比较偏向供给,下行风险是关税重新升级,上行风险包括财政进行大规模转移支付、地产政策进一步优化(对地方政府收储、城中村等执行层面放松等)。
因此,结合经济和政策的分析,下半年的大方向可以关注:
1. 全球配置角度,下半年欧洲的股票市场可能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而美国的股票市场可能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但在2026年欧美国家政策可能都对经济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这一点可能有利于股票市场。
2. 中国境内视角,下半年经济可能会维持稳定,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可能偏中性,大板块上,消费板块的基本面可能依旧承压。科技板块则可能受益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金融和稳定板块可能对经济压力短期内并不敏感。
大的方向上,下半年依旧值得关注全球配置。国内A股在经济复苏动力不强的背景下,宏观政策可能利好科技方向更多,金融、稳定板块相对而言具备防御属性,消费、周期和制造基本面可能还是面临压力,机会可能主要体现在“反内卷”、刺激消费等政策带来的困境反转上。
Valuation(估值)+ Capital Flow(资金流)
全球来看发达国家指数估值分位数没有太大区别,都处于偏贵的区间。反而中国资产整体估值不贵,除了恒生科技和科创50估值偏高。从资金流角度,美股权益ETF资金流仍然为正,但在过去1年低位。德国在年初的短暂快速流入后流入量转向平淡。
结合宏观经济的分析,中国资产下半年的机会依旧值得重视。
行业角度,较多行业的市净率处于过去10年的50%分位数以下,可以在其中积极寻找一些和宏观政策面相契合的板块:
科技板块:通信、电子板块中受益于AI的机会;目前是海外算力(光模块)和国产算力(科创50)轮动的阶段,可以考虑均衡配置。此外,Deepseek带来的国产应用爆发的产业节奏还在持续,传媒、计算机也有潜在的机会。综合来看依旧是下半年值得关注投资机会的板块。
制造&周期板块:被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通缩持续压制ROE,家电、新能源、钢铁等多个板块的问题都是一致的。行业的机会取决于下半年“反内卷”带来的产能出清的机会。行业盈利的逐步恢复,本质上还是需要看到产能出清,看到供需平衡。如何进行产能退出涉及到公司的实际利润,需要进行多轮的谈判。比如,是行业统一进行产能利用率控制,还是通过能耗指标淘汰落后产能?产能退出的损失,应该由谁来弥补?地方政府、银行、行业龙头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怎么样的作用?重视胜率的投资者可以等看到合理的行业产能出清方案后再进行关注,而重视赔率的投资者则可以考虑在当下对这些行业加大关注。
消费板块:食品饮料行业估值依旧不贵,赔率较好。但目前还处于补贴退坡+八项规定的多重影响下,短期可以考虑根据技术分析做反弹的机会,中长期的趋势可能要关注到内需恢复。
医药板块:较为独立的一个板块,创新药今年以来涨幅较大,但是其他的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方向尚未表现。追高可能存在风险。
金融板块:基本面受经济的影响不太大,是杠铃策略的另一端。从估值角度而言,银行比非银贵一些,可以更多的关注证券和保险的投资机会。
稳定板块:纯防御,作为红利风格去考虑。适合对于下行风险敏感的投资者。
综合来看,下半年的主战场可能还在科技行业,值得重点关注。此外,消费、制造和周期是典型的困境反转的投资方法,可以结合政策时点、估值赔率、技术分析等工具去关注短期的反弹和拐点出现后的反转。金融内部可考虑重点关注证券、保险。
$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C(OTCFUND|007339)$
$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增强A(OTCFUND|010736)$
$易方达上证科创50联接A(OTCFUND|011608)$
$易方达上证科创50联接C(OTCFUND|011609)$
$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联接发起式A(OTCFUND|020602)$
#军工涨势扩大 多股创历史新高##八月基金投资策略##特朗普“降价大棒”挥向药企!影响几何?##收息族集合##低空经济突破:吨级无人机跨海运油#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亦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完整版风险提示函详阅易方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