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
PMI数据:制造业修复暂停,产需两端及出口均降温,其中新订单及出口指标降幅较大;非制造业也同样回落,经济边际转弱。7月制造业PMI为49.3%(前值49.7%)。其中,生产指数回落至50.5%(前值51%),新订单指数降至荣枯线下方,至49.4%(前值50.2%),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7.1%(前值47.7%)。7月服务业PMI略微下行至50%(前值50.1%),建筑业PMI下行至50.6%(前值52.8%)。
政策面: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预计后续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出台。
政治局会议召开,决定10月召开4中全会:会议高度肯定上半年经济工作,要求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未提及“降准降息”,强调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财政政策未提及“两新”政策,强调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反内卷”表述未提及“恶性”和“低价”,表述较克制温和;直接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未提及房地产;对资本市场的表述延续积极,要求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中美会谈暂无增量信息,对等关税如期展期90天。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补贴为每孩每年3600元,按年发放。
《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发布,8月8日之后新发的政府债券及金融债利息收入将恢复征收增值税。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明确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海外:
美国2季度GDP环比增速3%(前值-0.5%),大幅超过市场的增长预期(2.4%)。但美国二季度GDP反弹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进口回落,而非内需拉动。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鲍威尔发言偏鹰,虽表示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但拒绝对市场普遍预期的9月降息做出明确回应。
美国非农数据大幅下修引发衰退担忧。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7.3万人(市场预期11.5万),5月-6月的非农数据大幅下修,6月岗位下修13.3万至1.4万,5月岗位下修12.5万至1.9万。
美国对进口半成品铜等产品征收50%关税。
美国宣布,8月29日起,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以外的方式寄送的价值等于或低于800美元且原本符合最低限度免税条件的进口货物将被征收所有适用关税。
资金面与债市:
资金面:上周央行共开展16563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有7天期逆回购到期16563亿,净投放69亿(前值净投放1095亿)。央行持续呵护资金面,跨月资金价格维持平稳,跨月后资金价格明显回落,资金分层仍明显。
存单方面:资金面边际收紧,1年期AAA的国股存单收益率降至1.62%附近。
债市方面:政治局会议和中美关税会谈未超预期,对债市利空证伪。股市和商品市场情绪回落,债市情绪修复,上周全周收益率震荡下行。
本周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资金和存单价格、OMO、贸易数据、通胀数据、股期商汇、外部扰动(含关税影响、地缘风险)等。
债市方面:本周7天逆回购到期16632亿,仍维持高位;同业存单到期升至5982.7亿;预计广义政府债发行量基本稳定,由于到期量小幅提升,预计净缴款压力基本稳定。关注央行操作对资金面的影响。根据已披露信息,本周有16632亿7天逆回购到期(前值16563亿),5982.7亿存单到期(前值3767.4亿),国债、政金债及地方债合计发行超6559.58亿(前值6724.35亿),扣除到期1626.1亿(前值1191.78亿),净缴款预计超3846.85亿(前值4396.52亿)。
7月PMI产需回落,出口回落,显示经济边际走弱。政治局会议强调既有政策的落实落细,近期强增长政策预计冲击有限。中美会谈除了关税谈判推迟90天外,无明显增量内容,“关税缓和”对债市的利空暂时缓和。反内卷交易降温,商品和权益市场降温,但预计反内卷政策仍有一定增量,需观察政策延续性及价格改善情况。税收新规阶段性利好公募债基,对债市整体影响中性。鉴于基本面偏弱,政策面仍处效果观察期,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的态度未变,均利好债市,预计债市仍有进一步修复空间。
$淳厚中短债债券A(OTCFUND|008587)$$淳厚中短债债券C(OTCFUND|008588)$
$淳厚添益债券A(OTCFUND|017498)$$淳厚添益债券C(OTCFUND|017499)$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数据来源于wind(2025.7.28-2025.8.03),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