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7月29日,上证综指自24年9月24日政策底反弹以来,累计涨幅已超过31%。在A股的估值修复下,不少基金净值也水涨船高。伴随市场热度攀升,一个现实矛盾浮出水面:面对账户浮盈,究竟该不该止盈?如何设置止盈线?赎回后资金又该如何安排?今天来和大家一块聊聊,基金止盈那些事儿。
一、当前该不该止盈?
基金投资为什么要会止盈?
因为简单的长期持有≠持续盈利。
市场具有周期性,短期快速上涨过后,存在回调的可能性,而基金收益则可能因回调而“缩水”。止盈的本质实际上是风险控制,而非预测最高点。为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预期收益目标,达到目标后及时落袋为安,方能锁定收益,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
从市场整体来看,当前政策面支撑明确,稳增长政策延续性较强,市场的中长期逻辑未有改变。不过在短期快速上涨后,市场短期风险积聚,后续波动可能加剧。
但具体该不该做止盈操作,还需要结合每位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目标来决定。这就涉及到止盈线的设置了。
二、如何科学设置止盈线?
止盈线需结合投资目标、基金类型、市场估值动态调整。
首先要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例如是为了短期收益用于特定用途,还是为了长期财富增值。后者的止盈点可能就会适当提高一些。其次,基金类型的差异也会影响止盈线的设置。例如行业主题型基金的波动较宽基指数可能更大,止盈线往往也需要设置的更高更灵活一些。
此外,常见的止盈线设置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01目标收益率法(新手友好)
短期投资(<1年):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设置绝对收益率目标(如10%-20%),达标即分批赎回。
长期定投(>1年):采用年化复利计算。例如:
第1年目标:20%
第2年目标:(1+20%)-1=44%
第3年目标:(1+20%)-1=72.8%
注意:若定投初期快速达标(如投5期收益达20%),可提前止盈。
02估值止盈法(适合指数基金)
跟着市场温度走,在指数低估时定投,高估时分批卖出。例如当指数PE(市盈率)处于历史70%分位以上时预警,超过80%分位时逐步止盈。投资者可以通过第三方销售平台或中证指数官网查询指数的实时估值。
03动态止盈法(应对复杂行情)
结合市场最新情况和基金表现,动态调整止盈水平,这对于投资者的专业判断要求更高。其中有一类方法为最大回撤法:例如对后市仍比较看好时,可以在达到止盈线基础上设定回撤阈值(如10%),当基金从高点下跌超阈值时止盈。(以上数值均为举例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三、到达止盈线后如何操作?01全部赎回:落袋为安,规避不确定性
适用场景:
资金近期有明确用途(如购房、教育支出);
市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如沪深300 PE>90%分位);
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追求及时确认收益。
操作步骤:
1. 一次性清仓:止盈达标当日赎回全部份额;
2. 关闭定投扣款:防止后续资金继续投入,规避短期市场过热风险;
3. 资金转入低风险工具:如货币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维持流动性。
优劣分析:
优势:锁定收益,避免回撤风险,操作简单;
劣势:可能错失市场后期上涨收益。
02分批赎回:兼顾收益与风险,灵活应对行情
适用场景:
市场仍处于上行趋势但短期波动加大;
投资者对后市判断存在分歧;
行业基金景气度尚未见顶。
主流策略:
1. 均等分批法:例如分3个月赎回,每月固定日期赎回1/3份额。这种方法执行简单,更适合不具备择时能力的投资者。
2. 本金优先法:首期赎回全部本金,剩余盈利设置次级止盈线(如+5%),达标后再继续赎回。这类方法更适合风险偏好较谨慎的保守型投资者。
3. 倒金字塔法:例如达标后先赎回50%,每上涨5%再赎回20%,剩余30%设置回撤止损(如-8%)。这类方法更适合风险偏好较高的进取型投资者。(以上数值均为举例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优劣分析:
优势:灵活应对市场涨跌,及时把握市场上涨机会;
劣势:对投资者能力要求更高,存在亏损风险。若未赎回部分触发最大回撤阈值,建议立即清仓止损。同时,若投资者选择行业基金,建议对板块轮动信号(如半导体库存周期等)保持跟踪。
四、赎回资金如何安排?
01组合优化:平衡风险收益
基金止盈后,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原有基金或新基金重启投资。
股债配置:若权益市场过热,可考虑转入债基或偏债混合基金避险。
行业轮动:若原持仓板块估值过高,且市场中有新主线显现,也可考虑转入其他行业主题基金配置。
防御性配置:若经济基本面预期谨慎,则可考虑转入黄金等另类资产避险。
02重启定投:滚动复利的核心
方法1:等额分配法(简单省心)
将赎回资金(本金+收益)等额拆分为36份(对应3年周期);
每月定投金额 = 总资金/36,原定投计划持续执行;
示例:赎回本金及收益15万元 → 月定投额增加至5,167元(初始定投计划1,000元+新增4,167元)。
方法2:低位加码法(增强收益)
例如当市场出现低估信号(如沪深300 PE<40%分位)时,将50%资金一次性投入;
剩余资金分24个月定投,实现“低位吸筹”。(以上数值均为举例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短期市场快速上涨过后,的确存在波动加剧的可能性。投资者需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止盈策略。科学的止盈不是投资的终点,而是资产再平衡的新起点。在波动的市场中,让收益落袋为安的智慧,与选择优质资产的眼光同样重要。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医保新政:创新药首发高价获支持# #7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 #国务院: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收息族集合# #牛回头再现?如何应对A股急跌?# #算力投资预期强劲 产业链股持续走强#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 $博时军工主题股票C(OTCFUND|011592)$ $博时创新经济混合C(OTCFUND|010995)$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 $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