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A股和港股市场的创新药板块迎来集体爆发,CRO板块领涨。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一度涨超4%,续刷历史新高;A股市场CRO、创新药及细胞疗法板块同步上扬,创新药指数盘中涨超3%,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突破55%。

上涨动因分析
1.业绩拐点确认,行业复苏强劲
某CRO龙头企业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成为行情上涨的关键催化剂。7月28日晚间披露的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0.6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2%,创历史新高。
公司同时宣布上调全年收入预期至425-435亿元,并启动首次中期分红,反映出对行业前景的强烈信心。某券商机构迅速做出反应,上调该公司A股和H股的目标价。
这一业绩爆发并非孤立现象。2025年一季度13家CRO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产能利用率普遍超过85%。
2.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创新药迎来政策红利期。国家医保局近期连续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聚焦创新药研发现状、难点和发展方向。
这些会议彰显国家医保局坚决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坚定决心,旨在打通医保数据与创新药研发的协同通道,释放医保数据在创新药赛道选择、效果评估、融资贷款等方面的赋能潜力。
国家药监局也释放积极信号,表示中国创新药研发管线占全球约25%,每年约有3000个项目开展临床试验,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3.国际化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在2025年迎来显著进展。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达484亿美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国内某药企与GSK的百亿美元级合作标志着中国药企从“产品授权”向“联合开发”的模式升级。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及自身免疫领域的12个项目。
在技术路线上,国内药企也实现重大突破——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临床成功率提升至45%。
后市展望
1.下半年三大催化剂
机构分析指出,创新药板块当前估值尚未完全反映业务发展潜力,下半年至少还有三大催化剂将支撑板块势头:
学术会议密集催化:9月和10月将召开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年会,预计届时将有多家公司公布重磅临床研究数据。
BD交易持续活跃:中国药企的研发实力正通过海外授权交易获得国际认可,这些交易不仅带来直接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整体估值。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创新药迎来政策红利期,为产业注入稳定政策预期。在政策支持下,创新药研发回报更具可预测性。
2.产业逻辑重构
中国医药产业正经历三重深刻转型:从“政策压制”到“政策赋能”;从“成本优势”到“技术输出”;从“单一产品”到“平台化竞争”。
国内CRO企业凭借工程师红利和“端到端”服务能力,已承接全球30%的临床前研发外包订单。全国已建成12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从靶点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协同。
这种生态优势,使得中国创新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周期缩短至5-7年,较欧美缩短近40%。
结论
创新药板块已确立复苏趋势,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业绩拐点、政策红利与国际化突破形成三重驱动力,推动板块估值持续修复。
多家券商机构对后市表现持乐观态度。国内某券商机构以“轻舟已过万重山”评价当前CRO/CDMO板块,明确指出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同时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盈利与估值同步提升)。花旗同样看好CXO领域,认为领军企业将受益于基本面改善、估值吸引力和订单增长。随着下半年三大催化剂陆续落地,创新药板块有望延续强势表现。

#国家育儿补贴每人年补3600元##香港《稳定币条例》本周正式生效##情深意切!基民给基金经理的一封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AI股热度飙升##券商齐唱多:A股水牛特征浮现#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同泰基金所有。未经同泰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