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指涨0.12%,深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96%,三大指数震荡反弹,其中沪指收盘3597.94点,距离3600大关一步之遥,预期之内,咱们反复说,整数关口通常需要时间磨磨的,战略上是看好,战术上择机可以做高切低的动作。

市场情绪来看,先看交易量,昨日缩量493亿,总计成交额17661亿。然后看两融余额,持续增长,最新数据是19420亿,部分数据略有缩量,但整体市场保持比较活跃的状态。

言归正传,创新药3个视角解读
一、政策面
众所周知,政策方面,对中药尤其偏爱,可以说差不多每一次工作报告都有提到。反映到市场表现来看,从21年至今今天盘中,中证医药下跌42.03%,而中证中药顶住压力,反而上涨8.34%,足见市场对不同政策环境下的差异化定价。


而今天的主角“创新药”,在去年也迎来了呵护,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创新药”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感兴趣百度可搜索关键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中央的大方向定调,今年具体落地政策也是涌现不断。挑几个重点看,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第十一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具体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价差的计算“锚点”,不再简单的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同时,对于报价最低的中选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内有集采,外有制裁,是创新药这几年持续下跌关键原因,现在政策暖意不断,驱动市场重新定价,是这波创新药起飞关键原因之一。
二、基本面
“外有制裁”那个问题是解决的呢?咱们来看,创新药企出海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自主出海,药企自主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然后申报上市,获批后销售。二是授权出海,药企把自己产品的海外或全球权益卖给海外企业。目前大部分创新药公司选择的是后者,面对外部关税制裁,以及老生常谈的“国家安全”。如果真要追究,短期影响还是有的,但是通过利益绑定的方式,大方向来看,不需要过于担忧。
同时,上半年我国批准通过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数量。还有在研发管线,创新药的研发管线占到了全球的大约1/4,每年大概有3000个项目开展临床试验,技术处在全球前列。偶尔一两个数据可能有修正的嫌疑,但数据的趋势不会说谎,这也是去年至今为何国际药企大佬,大举扫货我们创新药的原因,技术领先将驱动行业加速盈利。
此外,从市场规模,看一组数据,创新药在国内有50亿人民币规模排名可以进前5位,而在全球排行50亿美元仅仅进前50位,按照今天盘中汇率7.17计算,接近360亿人民币。全球视角来看,市场空间是巨大,这也是市场资金跑步进场重要原因之一。
三、资金面
一个关键词“流动性宽松”,看内资和外资动向。
1、南下资金。截止到上周五,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8200.28亿,超越去年的8078.69亿,资金呈现加上趋势,总计45178.18亿,是港股的多头大哥。其中南下资金,不仅选择恒科互联网资产,而且也拥抱创新药,从公募大佬谢治宇的兴全合润Q2前十持仓来看,有答案。

2、降息浪潮。大家都知道,加息会抑制企业投资,反之,降息加大企业投资,而创新药公司对利率极其敏感,咱们周报也会不定期更新美联储动态,目前最新情况,是特总目标是降息,鲍师傅那边等待数据的验证,不过议息会议来看,部分存在不同的声音(鸽派),明年鲍师傅离任大概率是节点,到时候创新药的风会更大。
最后回答下众多网友提问“创新药是不是高点?”,看完上文,估计你或许有答案了。此外再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技术面来看,上一波行情,港股通创新药大部分公司跌了90%,公募持仓还在低位。资产趋势来看,我们创新药技术全球领先,销售收入将大于上一次,按道理市值高度也应该高于上一回。我依旧还是看好的,不过还是提醒下,正因为牢盘少,盘子轻,波动也会比较大,可以逢低买或者定投,更适合我们大部分人。

#每日信息前沿##大牛市真的要来了吗?##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券商齐唱多:A股水牛特征浮现##华为+瑞金医院:开源AI医疗核心模型#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24329)$$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发起式A(OTCFUND|024328)$$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C(OTCFUND|023598)$$易方达港股通医药ETF联接A(OTCFUND|018557)$$易方达港股通医药ETF联接C(OTCFUND|018558)$$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发起A(OTCFUND|021759)$$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9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