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上周港股交易五天,雅江下游水电站的天量投资继续推动市场上扬;半导体代工的传闻以及缓和的外卖大战,都是市场看到的利好消息。港币继续流动性充沛的现状,今年以来南下资金买入港股接近8000亿港币,但是外资回流相对有限。未来需要关注部分流动性边际趋紧的压力,包括金管局继续回收流动性、外围美元环境趋紧、港股IPO/配售仍有一定供给压力,以及外围和我国的关税谈判。短期全球市场已经进入乐观时段,需要做好技术调整的准备;长期来看,美债和美元是个大问题,美股或是比较好的对冲方式。恒生科技短期较难突破年内高点,回调反而是加仓良机。
【市场热点回顾】
热点1:美日达成关税贸易协定
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原定25%的对等关税税率将下调至15%。
具体板块来看,美国对自日本进口的汽车加征12.5%的关税,加上此前的2.5%,合计为15%,缓解了日本汽车行业压力;但在钢铁、铝等领域,美对日关税仍维持现行的50%税率。日本对美投资将集中于半导体、钢铁、制药、造船等9大战略领域。
消息宣布后,日本股市大涨3%以上,日经225指数逼近去年的高点。日美协议达成减少日本经济的不确定性,但引发市场对日本央行提前加息的担忧,中长期债券的抛售有所增加;日元买盘动能增强,截至上周五收盘报1美元兑147.7日元。日本为在谈判中的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关税范本,尽管不怎么合理,但是韩国、欧盟也都在观察和应对。
热点2:外卖三巨头价格竞争放缓
近日,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再次被约谈。市场监管总局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监管部门本次出售为持续数月的“补贴大战”按下暂停键,叠加内地经济超预期复苏,共同点燃了市场对港股下半年的突破预期。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监管介入有望缓解激烈竞争下各方巨额的投入,也有望缓解市场情绪。此前因外卖大战承压的个股明显跑输板块及其他热门行业,在市场整体乐观情绪下存在“补涨需求”。随着最大利空消弭,港股科技和互联网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与业绩改善的双击机遇。科技股经历重估后,当前估值已趋公允,
【后市观点:港股怎么投?】
上周,全球股市气氛乐观,美股、日股、A股、港股都在上涨,投资者已经接受15%~20%的特朗普关税,并且在欢庆尚未出现的通货膨胀以及今年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如果美联储9月降息,本月会议必然有所暗示,市场似乎已经不关心8月1日全球关税的大限,毕竟日本给了欧盟、韩国等一个令美国满意的范本。恒生科技当前处于5200-6200恰好一半的位置,尽管依然有冲高预期,但是港股指数年内再创新高的基本面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往后展望,我们预计恒生科技将继续保持较大的波动水平,能否有效突破年内高点,仍然取决于人工智能行业的推进、行业自律调控下降低“内卷”,以及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
高股息、新消费、创新药成为恒生科技之后,二季度港股的亮眼题材。实际上,恒生指数二季度以来表现超过恒生科技,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上述行业的推动所致。港股的高股息资产年内明显跑赢A股的高股息资产,投资人已经开始关注到低估值港股资产的独特吸引力。除了估值之外,高度集中的持仓使得基金组合内的持仓在扣除红利税之后,平均股息率仍有6%出头,仍然优于国内的红利资产。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求确定性的高股息,是一个较为持久的主题。我们继续看好港股通高股息资产的表现。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主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的基金,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外,还将面临汇率风险、境外证券市场风险等特殊投资风险。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恒生科技指数最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涨跌幅为18.70%(2024)、-8.83%(2023)、-27.19%(2022)、-32.70%(2021)、78.71%(2020)。恒生指数(HSI)近5年涨跌幅为5.36%(2020)、-9.47%(2021)、-23.46%(2022)、-34.04%(2023)、17.67%(202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近5年涨跌幅为-3.85%(2020)、-23.30%(2021)、-18.59%(2022)、-13.97%(2023)、26.37%(2024)。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A(OTCFUND|012348)$$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