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者,大家好。
目前我管理的产品有信澳匠心回报混合和信澳周期动力混合,其中信澳匠心回报混合由我单独管理。目前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以化工有色为代表的周期成长行业,当前关注的侧重点是制冷剂相关的氟化工以及稀土相关的稀有金属。
2024年以来逆全球化深化,同时看到国内宏观相对海外偏弱,给市场的感觉似乎海外有补库,但国内似乎没有在补库、周期错位不再共振的现象,但实际上从周期的视角来看还是补库了,只是非常非常弱。自23年到现在,我们回溯行情,也可以看到防御性的行业(例如红利,资源端)确实是相对收益比较好。我们认为这种情况还会持续,持续到本身库存周期下行段的结束。在此期间,从策略上适度提高行业和个股的集中度,直到待宏观经济复苏或库存周期的拐点出现,进入补库周期。
在这几年传统周期行业经历产能和库存周期双重压力,比较阵痛的时期,有些公司能够获得底部的超额利润,同时进行了大额的资本开支,那他们就可以在下一轮景气周期上行的时候享受更多的弹性,这是在当下在研究端需要重点储备的方向。那么当下宏观需求不明朗的阶段,储备研究依然要从供给上找叙事,具体在供给端寻找阿尔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供给市场化的结构改善,大级别的有被动式的改革,例如破产重组,小级别的如短期的停产检修、降负荷等,每一类都能从这个市场上找到比较贴切的应用。
二是行业普遍性的误判导致资本开支不足,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是产业自身的扩产与收缩。我们需要横向比较,供需错配谁的程度更大。
三是政策约束下的供给秩序化,例如配额制、特许经营等,这是我们当下比较重视的方向,具体比如电解铝产品天花板、制冷剂的配额锁定削减、稀土的配额制、海外钴原料的出口管制以及配额制预期等等。
逻辑上我们往往在经济比较繁荣的阶段,会觉得上述行业比较稳健,弹性不大,但是在现在宏观相对比较差、确定性的景气行业比较稀缺的时候,市场就会发现这些行业经营稳定是好事,从而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
最后,也再次感谢各位投资者对我所管理的产品的支持,我也将继续努力,力争为大家创造更好的投资体验。
#基金经理说#
#二季度 你看好哪些投资主线?#
#上涨空间有多大?#
风险提示:本材料中涉及的市场观点仅代表发表时的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保证。本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的表现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投资者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特征,听取销售机构的适当性意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基础上,谨慎投资。请投资者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