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3年车企降价潮爆发以来,汽车行业深陷价格战已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幅度达到8.3%。今年以来,车企价格战愈演愈烈,降价车型已激增至百余款,行业利润率直接下滑,全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在此情况下,监管层及时出手,支持企业通过正常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破除“内卷式”竞争,取消低水平、低效率的价格混战,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不打“价格战”,未来车企如何破局?
高质量技术
告别内卷,车圈竞争应从“价格”向“价值”转移,而创新技术是核心驱动力。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垂直整合能力,使其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斯拉凭借持续的技术迭代,使其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具有坚强的技术门槛。近日,多家车企高管也呼吁行业竞争更应卷技术、卷质量。预计年底补贴政策将退坡,叠加电池新国标等政策,下半年车圈竞争有望转移到核心品牌和技术优势上。
随着AI技术全面兴起,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成为车企新战场。比如小鹏XNGP全场景辅助驾驶、华为ADS 2.0高阶智驾系统等,服务和体验成为车企新一代价值高地。未来,随着智慧城市、车路云一体化等持续探索,汽车有望成为庞大移动生态系统的关键节点。
高质量出海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641万辆,成为全球汽车出口销冠,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有望突破700万辆,创造新的记录。拓宽海外市场布局,已经逐渐被业内认为是车圈竞争的下一个方向。目前,国内多数汽车品牌已经加强海外市场布局,加大本地化产能建设,中国企业在海外建厂、合资设厂的模式已从简单的组装生产,逐步向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方向转变。随着出海进程的深化,高质量出海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明确方向。
总之,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破除内卷虽对短期冲动消费有一定冲击,但长期来说助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鹏华中证传媒指数(LOF)C(OTCFUND|015675)$$鹏华中证传媒指数(LOF)A(OTCFUND|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