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资本市场迎来一场围绕数据要素的躁动。数据要素概念股盘中集体异动,航运物流、数据治理、大宗商品数据服务等细分领域表现积极,多只行业龙头股单日涨幅显著。在缺乏重大指数行情的交易日中,数据资产板块的异军突起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

上涨原因:RDA新范式破茧而出
重要推动因素可能主要源于上海数据交易所最新动向。该所近日举办“资本市场新机遇:RDA”闭门研讨会,十余家头部金融机构参与探讨。会议首次提出RDA(真实数据资产)新范式,其核心突破在于构建了“实数融合”的价值闭环——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实体资产运营数据转化为可确权、可交易、可融资的资本单元,实现数据对实体资产的真实性校验与价值提升。
这一范式创新直击产业痛点:
信任机制升级:采用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等技术确保数据来源可信,解决传统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中的信任缺失问题。
跨境流通突破:依托上海与香港合作的“境内确权、境外流通”机制,为3000万中小企业打开跨境融资通道。
金融场景落地:典型案例显示,钢材交易数据封装为RDA后支撑稳定币发行,单笔跨境交易佣金率达0.15%,显现明确的商业化路径。
行情要来了?
此次板块异动并非短期概念炒作,而是政策、资本、技术协同驱动的产业变革前兆:
1.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国务院“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数据交易规模剑指3000亿元目标;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为RDA跨境流通扫清制度障碍。上海数据交易所更计划在9月落地RDA跨境首单交易,四季度推动香港稳定币发行,形成持续政策催化。
2.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据行业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资产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RDA渗透率有望达20%(约6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或超50%。从钢材贸易到光伏电站,从跨境物流到医疗健康,RDA正在重塑实体资产的价值发现逻辑。
3.技术基建加速成熟
区块链3.0、边缘计算与AI验证模型的融合,使数据资产封装效率提升40%以上。跨境清算系统已实现10万笔/秒的处理能力,支撑高频金融场景落地。
对投资者而言,可关注三大领域的潜在机会:
数据源层(航运物流、大宗商品等实体数据采集方)
技术层(区块链存证、AI校验服务商)
应用层(稳定币发行、供应链金融机构)
尽管仍需留意数据估值模型分歧、跨境监管摩擦等技术性风险,但RDA推动的数据资产价值转化路径已显现产业化趋势。随着三季度跨境首单交易与稳定币发行两大节点临近,数据资产化浪潮正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爆发前夜。
结论
RDA新范式的诞生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化进入“深水区”。它既不同于早期数据交易平台的粗放模式,也区别于纯虚拟化的加密资产路径,而是通过“数据确权链+资产收益链”的双链协同,实现实体经济的价值重构。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后市怎么看?##牛市旗手持续活跃 慢牛行情成色几何?##A股持续走强 这次能持续多久?##煤炭板块突然拉升 行情逻辑是啥?##1.2万亿投资!大基建爆发#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同泰基金所有。未经同泰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