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昨天的市场继续震荡上行,盘面比较清晰,周期股领涨,上证指数又创了年内的新高,市场进一步放量,量能扩大到了1.7万亿左右,是有一个明显的增量。说实话,昨天早上我其实关于水电站这个题材还是有点担心利好兑现的,我当时觉得利好兑现的概率在 50%左右。
因为毕竟有一波埋伏资金做这个题材已经做了一年以上了,那么碰到这种利好落地,如果是在过去大家对市场相对比较谨慎的状态下,大概率就是走高开低走,然后做一个天量的墓碑线。但是昨天走了一个高开高走,甚至有批量的个股顶了天量的一字板。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DeepSeek刚出来的那个时点,第二天也是有一堆个股批量的走了一字板。所以昨天这个市场的强度我觉得还是远超市场预期的,也超过我自己的预期。
从侧面说明了市场确实很强,场外的踏空资金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多,而且是一种干柴烈火的状态。所以现在这个市场环境,我觉得最重要的可能还不是结构,而是大家需要换一种思维模式。现在市场我觉得明显出现了这种增量博弈的感觉,那么我们就要摆脱过去那种存量博弈的思维模式。因为现在市场风险偏好,大家应该能感受到明显提高了。
所以这波我觉得水电站的这个行情,我觉得是可以去参考一下之前雄安板块的走势,包括对整个指数的拉动。现在市场整体状态还是比较健康和良性的,空间上我们觉得在这种市场宽度打开的情况下,还是有进一步上攻的空间。
水电站相关板块观点
板块方面,昨天表现最好的就是建材、建筑装饰等等,这些都是跟水电站相关的板块,那么另外还有钢铁,钢铁还具有反内卷的逻辑。
市场结构上,就像刚刚说的是比较清晰的,昨天表现最强的其实就是反内卷叠加超级工程基建,再叠加低位的周期。那么反内卷其实是供给侧的逻辑,是优化供给侧;超级工程的基建,是需求侧的逻辑,因为我们也多少年没有看到这么大的工程了。
那么短期供给侧和需求侧就共振了,再加上周期板块其实很多方向确实是处于低位,就今年以来涨幅是落后的。那这几个逻辑叠加,所以出现一波比较猛烈的行情,我觉得也可以理解。这个工程本身我觉得确实是百年大计,甚至是千年大计。而且这一次我觉得是寄托了很多的希望,希望这个需求端的刺激能够带动整个经济走出工业通缩。
但是说实话,虽然昨天有非常多的小表格,但是仔细看一下,真正能把业绩的增量算清楚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这块业绩增量相对还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现在对这个板块的定性还是多条主线轮动当中的其中一条,我们觉得现在市场宽度打开了,风格更趋于均衡,所以现在我并不认为是某个方向会单方面的占优,就是科技其实也有很多产业上的突破,但是我也不认为科技是单方面占优的。
那这波反内卷加大基建的逻辑起来,我觉得确实在风格层面会有一定程度的平衡,但是我也不认为这个方向就是未来唯一的主线了,就是未来我的判断还是多条主线轮动。科技有科技的逻辑,我们说反内卷加基建有它自己的逻辑,后面政治局会议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方向,可能又会带来一些新的逻辑。但是总体来说市场这种多主线轮动的状态,对市场上涨的行情来说是比较健康的。
我觉得水电站这一波的行情,其实让很多短线资金唤回了之前雄安的记忆,因为当时雄安那一波,很多短线资金当时是参与比较多的,这一波我觉得就是感受到了踏空资金情绪上非常汹涌,所以我们也看到这个强度是非常超预期的。
当然昨天早上我们也说了,核心的那些标的肯定是开一字的,不会给大家机会的,这个基本上就是通道党和量化的战场了。刚刚我们提到很多相关的低位方向,确实筹码结构还是不错的,之前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基本上都没有参与,成交占比都是非常低的。所以在这些方向上还是能找到一些机会的。其实还有很多水利、工程机械,甚至低空经济可能跟这个事情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后面短线资金应该还是会比较积极地去找机会参与的。所以这个题材本身确实是个大级别题材,而且它是有扩散的空间的,所以我觉得短线在这个方向上可能还会轮番地炒上一段时间。
机器人观点
除了这个题材,昨天其实其他方向也不弱。比如说机器人这条线,我们昨天早上也提到了,就是这个核心公司的上市,市场还是给了一个比较好的反馈的。所以昨天整个机器人板块表现也是不错的,也包括稀土等等,带动了其他有色,也包括钢铁等等,这些题材还都是有一些比较活跃的表现的。
科技观点
科技昨天相对就比较弱一点了,因为确实当绝大部分的短线资金都去参与水电站主题的时候,科技肯定是一个被抽血的方向。尤其是相对比较高位的,包括海外的算力,当然也包括创新药,昨天是少数出现比较明显调整的方向。那确实本身也因为他们自己在高位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一下盘面,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这一波调整还是一个比较良性的调整。
比如说海外算力的核心标的,我们看一下昨天光模块的龙头最多砸到4个多点,但是后面感觉也是砸不下去了,然后又拉回了跌了两个多点,考虑到这个龙头上周其实涨了将近40%,我觉得这个位置回调个七八个点也正常,但是昨天就跌了两个多点,所以我觉得这个逻辑大家还是认的,逻辑并没有被破坏。
组合表现与发车思路
昨天大家看到了科技整体相对比较惨一点,我们的新质驱动组合,昨天基本上因为组合里面确实也没有什么跟水电站相关的受益的方向,所以表现会比较弱一点,但是正是这个时候,我觉得可能去低吸一点科技反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趁大家现在关注度比较低的时候,去做一点逆向的布局。
那后面当产业轮动回科技的时候,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所以我们的组合还是这样的思路吧。这两天因为热度都在水电站那边,如果咱们持仓的这些方向,包括创新药、AI、军工等,还有一些调整的话,其实我们是可以考虑再一次发车的。
同步一下我的实盘发车计划
# 最近一次发车时间:7月17日
# 发车数量:1车
# 跟投:5000元

# 发车组合:
# 组合行业配置思路如下:
Tier 1:政策与产业趋势共振,产业发展较成熟,有成建制的投资标的,如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半导体国产化、新能源、高端制造等
Tier 2:产业处于较早期阶段,但具备确定性或空间巨大,开始形成产业链,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
Tier 3:处于偏概念阶段,市场以主题投资为主,如量子技术
# 整体发车规划:
我们将综合考量股债性价比、A股的估值周期,以及技术面的短期偏离度等定量指标,与定性研判相结合,采用每周不定期发车模式,分批投入,在1-3年左右时间内完成一轮200车发车计划,带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成果。
具体发车规划如下:
播种区:恐慌时更兴奋,把握“天时”,更多地撒种子(每周发2车,买入权益类组合)
耕作区:努力耕耘,在平淡中积累超额收益(每周发1车,买入权益类组合)
收获区:分批兑现,为下一次播种留出种子(不发车或止盈,转入货币、固收类组合)
大家可以点击一下这里的链接 $万家非凡新质驱动$,然后【订阅】一下我们的发车提醒,每次发车都能收到短信提醒。

最后,还是感谢各位基友的支持,继1季度入选天天社区【热心圈友榜】之后,2季度再度上榜。未来,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为大家输出有价值、接地气的观点。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万家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提供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但不保证投顾账户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组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万家基金提醒投资者接受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需要做出投资决策,投顾账户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需谨慎。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1.2万亿投资!大基建爆发##创新药赛道持续活跃 行情空间有多大?##稀土价值重估持续!上涨空间有多大?##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