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性的说说近两年的操作总结。
2023年总体我也亏了一点点,好在不多。但是与大相关的基金,几乎都是亏多赚少。之所以没被a彻底带到沟里的原因是:分散布局,相对低位定投加重。更重要的是幸好当年有外盘基金拉了一把,尤其是第一重仓纳指。所以在后来的帖子中我曾提到分散布局,分散到不同风险品种,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如果分散做不好,如果只是伪分散在
这个地方,有可能熊来了就泥沙俱下,总体很弱。
2024年是我提出的布局之年,从年初就开始吼,反复说,至少十多遍。我也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全面开工定投,仓位一度达到八成以上。印象最深刻的2023年好像是九月左右发帖说定投恒生相关指数。当时还在下行状态,应该是有可能形成w底,于是忍住下跌的痛苦一路定投,直到第一和第二重仓。好在去年的恒生科技确实给力,以第一重仓的身份带来了不少收益,包括恒生指数也是收益不错。
随着去年国庆节那段行情之后回落,我选择了咬牙坚持,在后面一次小幅上涨后仓位从最高九成降到了大约八成多。主要是减仓许多港股指数。而12月份左右又将仓位加到了科技类基金,通信,机器人……证券……
按道理讲又是重仓,又碰上了国庆节大涨,又重仓了港股,收益应该能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基民朋友。但是后来再下跌,我选择了重仓硬抗回吐出来许多,虽然对这个市场不太爽,但还是觉得应该坚守自己年初的判断:转折之年以布局为主。根据多年前就定好养基模式,分散布局,种菜式边种边收获,逢低定投。所以随着港股减仓,我的第一大持仓,畜牧出现了,还有一个些化工,易盛能化……拖累影响,所以收益依然在自己追求目标内,不算出众。
我现在第一重仓依然是畜牧,我的定义是:可能涨不过其它行业,但可能是这一轮行情中后知后觉的一个品种,也可能是冬季开花品种。但可以布局。
近段时间我又开始定投布局,大概率是冬季开花品种了,为以后做准备,化工商品,石油,中药……。当前这个市场的基金重仓情况是:畜牧,通信,沪深300,机器人,人工智能,证券,稀土稀金属,计算机,医药,创业板(创业板指和创业板综)国防类。这些持仓都比较多,彼此差距不大。
这两年判断失误的地方,银行半山腰上撤退了,认为有风险了,不过也赚钱了,就不后悔了。沪深300有些表现不好,之前认为宽基指数更稳。所以之前的推荐可能让部分朋友掉坑了。
接下来我个人计划继续拿稳熬。继续定投布局低位品种。外盘基有回撤也会考虑入,没合适的机会就稳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