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7月17日,指数午后集体走强,创指、深成指收涨超1%。盘面上,CPO概念爆发,创新药板块午后走强,军工板块午后强势,地产股震荡走低,电力股集体调整,银行股午后走弱。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35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5394亿,较昨日放量973亿。
截止收盘,沪指涨0.37%,报3516.83点;深成指涨1.43%,报10873.62点;创指涨1.75%,报2269.33点。
板块上,航天军工、通信设备、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电信、海运、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盘面上创新药政策提振以及龙头业绩刺激下,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势,题材股轮番发力下,创指延续近期上行趋势。目前两市成交量仍待有效释放,表明资金的入场意愿依旧不强,指数在短期内仍可能出现反复波动。短期来看,在存量资金博弈环境下,市场结构性行情或仍将延续。
整体来看,预计外部不确定性或将从关税逐步扩散,而国内政策或将保持积极,以应对类似上半年关税冲击的极端风险情形,但政策在发力节奏和空间上或将留有余地。此外,国内经济或仍保持韧性。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的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 2024 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7月17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盘面上,黄金股疲软,医药股大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08%报24498.9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0.09%。全日市场成交额2364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回落。南向资金净买入额18.55亿港元。
板块上,医药生物、国防军工、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建材、石油石化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整体呈现窄幅震荡行情,尾盘短线跳水。短期来看,港股市场估值修复动能有所趋缓,或更容易受到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冲击。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港股有望逐渐成为中国新核心资产。后续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 债市 —
7月17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2%报120.73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2%报108.885元,5年期主力合约涨0.02%报106.045元,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报102.440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7月17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45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投标量4505亿元,中标量450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90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3605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下行0.3BP报1.463%;7天期持平报1.504%;14天期下行0.6BP报1.553%;1个月期下行0.1BP报1.539%。
今日债市偏强震荡,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涨跌不一,幅度微弱。资金面整体平衡,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小幅下行。预计税期过后,资金面大概率回归宽松。此外股债跷跷板效应依然存在,不过总体看收益率仍未脱离小区间震荡格局,后续关注月底政治局会议。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17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